買車糾結問界還是理想?內行人:用過 2 年就知道差距在哪了!
最近身邊不少朋友都在問我同一個問題:“大佛,你說問界和理想到底選哪個?”
說實話,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畢竟兩家都主打增程技術,價位也差不多,配置看起來也都不錯。但經過我走訪了十幾位車主,發現內行人的答案出奇一致:
用過 2 年,差距就顯現出來了。
怎么說呢?讓我給大家掰開了揉碎了說說。
記得前幾天,我去看望開了兩年理想 ONE 的老王。剛到他家,就看見他正在后備箱里收拾行李。“這車用了兩年多,真是越開越順手。”老王一邊往后備箱塞行李,一邊感慨道。
確實,理想在增程技術上的積累不是蓋的。要知道,在 2015 年那會兒,市面上誰還看好增程技術?大把的專家都說這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可就是這個“多此一舉”的技術,讓理想在新能源市場殺出了一條血路。
反觀問界,雖然有華為加持,但說句不好聽的,華為再厲害,造車也是個外行。這就好比你讓理想去造手機,那肯定也是外行啊!
我一個做汽車后市場的朋友小李就跟我說:“你知道為啥問界 M7 被人詬病嗎?用的是麥弗遜懸掛!這就跟你買了臺高檔冰箱,結果制冷壓縮機用的是十年前的老技術一樣扎心。”
這不是危言聳聽。前幾天我去 4S 店看問界 M7,發現它的底盤結構確實有點讓人費解。人家現在主流都用前雙叉臂后五連桿了,你還在用麥弗遜,這不是明顯降配嗎?
更讓我驚訝的是,有內部人士透露,M7 可能還是從燃油車平臺改的。這就好比你把一件 XL 碼的衣服改小成 M 碼,怎么改都會留下痕跡,穿著也不會特別舒服。
但話說回來,問界也不是沒有優勢。特別是它的智能駕駛系統,確實比理想強不少。前兩天我試駕了一下問界 M9,那智能輔助駕駛簡直絕了,走高速簡直不要太輕松。
可是買車不是光看智能化啊!就像我們買手機,不能光看 CPU 性能,續航、信號、做工這些都很重要。
拿理想來說,人家是從 2015 年就開始研究增程技術了,踩過的坑、積累的經驗,那都是實打實的。就連競品都在偷偷學理想的“冰箱彩電”設計理念。
最近這半年的銷量數據也能說明問題。理想的銷量節節攀升,而問界卻有點跟不上節奏了。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所以要我說,如果你是沖著長期使用去的,選理想準沒錯。畢竟人家在增程技術上的積累擺在那里,產品打磨得也更成熟。
但如果你特別在意智能駕駛,預算又充足,問界確實值得考慮。特別是新出的 M9,確實在智能化方面做出了不少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