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技術魚池”又有重大“產出”,將混動續航里程甚至“卷”向2500KM級別。
5月28日晚間,比亞迪正式對外公布第五代DM技術,一同發布上市的還有搭載第五代DM技術的秦L DM-i、海豹06 DM-i車型。
根據發布會上透露的信息,憑借第五代DM技術,上述車型綜合續航里程甚至最高達到2500KM。正如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發布會上所言,“燃油車已經成為非主流”。
在業內看來,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的發布,將進一步加速汽車市場油轉電的進程,插混將進一步沖擊燃油車市場。
進一步顛覆燃油車?
“當工程師提到DM混動技術可以將虧電油耗降低到3L以內時,我當即拍板開干。”王傳福在發布會上坦言。“如果項目失敗了,最多幾十個小目標打水漂,但一旦成功了,將會面對巨大的市場空間。”他笑稱。
在比亞迪看來,此次第五代DM技術發布,是其全年最為重要的事項之一。畢竟,比亞迪上一代DM技術曾被市場視為“燃油車顛覆者”。
按照官方信息,第五代DM技術發動機熱效率達到46.06%。相比之下,強調燃油經濟性的日系品牌豐田和本田,其混動系統的專用發動機熱效率均約為41%。
更值得注意的是,第五代DM技術將虧電油耗拉低至百公里2.9L,綜合續航里程達到2100KM。其一方面將虧電油耗拉進“2時代”,另一方面將續航里程“卷”向2000KM級別。
值得注意的是,搭載第五代DM技術的兩款新車秦L DM-i和海豹06 DM-i也在當晚正式上市,起售價分別低至9.98萬元。
而且,發布會上的官方信息表明,兩款新車在實測中,百公里油耗均小于2.5L,綜合續航里程均超過2300KM,甚至最高達到2500KM。
在業內看來,比亞迪此舉或將進一步擠壓燃油車生存空間。在會上,王傳福也直言,“當下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主流,而燃油車則成為非主流。”
在前不久的2024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國際論壇上,王傳福也曾預測,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走高,未來可能會突破50%,而傳統燃油車將進入“生命倒計時”。
在業內看來,比亞迪插混轎車產品未來將主要面對合資燃油轎車競爭。其面對合資燃油轎車的優勢主要在于:第一、配置上顯著高于競品帶來的性價比;第二,通過插混系統帶來的更低油耗戳中消費者痛點。
DM5.0為代表的新周期
在發布會上,王傳福回顧了比亞迪在插混技術上的發展歷程。比亞迪的插混技術可以追溯到2008年,從2008年到2021年,比亞迪已經經歷了四代DM技術。
其中,第一代采用雙電機串并聯架構;第二代應用多速DCT并聯架構;第三代帶來多速DCT混聯架構,性能提升;而第四代DM技術雙電機串并聯架構,成為燃油車顛覆者,推出DM-i(主打節油)、DM-p(主打性能)、DMO(主打越野)。
不過,比亞迪的插混之路并非坦途。“我們本以為插混技術可以在2018年迎來高光時刻,然而事實卻是相反的,消費者對此并不買賬,甚至比亞迪內部也出現了一些分歧。”王傳福坦言。
不過隨后,插混車型在比亞迪的產品矩陣中,逐步占據了重要地位。在2023年,比亞迪插混車型銷量達到143.81萬輛,占到整體銷量的47.55%。而在今年前4月,插混車型更是大放異彩,在整體銷量93.95萬輛中,插混車型銷量達到50.19萬輛,占比達到53.45%。
中泰證券甚至評價,當前市場對比亞迪新品周期存在認知差,“2024年真正的新品周期并非榮耀版車型,而是以DM5.0為代表的新一代車型。”
在中泰證券看來,當前榮耀版車型的本質并非2024年新品周期產品,而是自2021年起以DMi為代表的上一輪產品周期的尾聲車型。“真正的產品周期將以秦L(搭載DM5.0)為代表的新品開啟。”
該機構表示,隨著DM5.0 插混系統進一步提升性能,比亞迪插混車型優勢還將繼續保持。插混帶動的新一輪產品周期促進下,公司新車放量有望帶來新一輪估值中樞上移。
插混的“中國時代”
不過,在插混賽道上,比亞迪也并非沒有對手。
王傳福也在發布會上表示,“插混不再是‘無人之境’,長安、上汽、廣汽、奇瑞、吉利、長城等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插混產品。”
今年以來,多家自主品牌宣布插混車型續航里程超過2000公里的技術儲備。
其中,東風在5月24日發布了首搭馬赫電混PHREV(插混/增程)技術的新車型——風神L7,在無補能綜合續航極限挑戰測試中,東風風神L7實測綜合續航最高達2054公里,饋電油耗為3.8L/100km,發動機熱效率達到45.18%。
而在3月,吉利也宣布雷神電混技術平臺將推出新一代電混系統。該系統在滿油滿電的情況下,最高續航可突破2000公里。據悉,該公司最新一代混動發動機熱效率已突破46%,并計劃在2025年實現量產。
在業內看來,近三年來,中國品牌已經紛紛推出自己的插混技術,在技術深度、應用廣度、產業鏈完整度已領先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