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2023年又是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的一年。中汽協2023年產銷報告顯示,去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市場占有率達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個百分點。理想、蔚來和小鵬等新能源車企,去年總銷量也都實現同比增長。新能源領域領導者比亞迪,2023年總銷量突破300萬輛,首次沖進“全球前十大車企”行列。
中國汽車憑借新能源,正在跨步前進換道超車。而伴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走高的,便是以燃油車為主的合資/外資陣營的節節敗退。不過,作為傳統陣營的龍頭,大眾依然取得了還不錯的成績。
前兩天,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發布2023年銷量數據。數據顯示,大眾中國去年在華累計銷量323.6萬輛,同比增長1.6%。雖然勢頭不如一眾主流新能源廠商,但相比大多數燃油車企,依然十分亮眼。值得一提的是,大眾中國去年總交付了約300萬輛燃油車,同比增長0.8%,燃油車市場份額上漲一個百分點至20%。
在新能源進而燃油退的市場背景下,大眾系列燃油車為何不降反升?
知名作家余華,在接受采訪時談“努力和回報的關系”,稱現在已經跟過去不同:“現在如果有人再來告訴你,你要努力工作,你要有上進心,你就會得到很好的回報,類似這樣的雞湯,那個已經不是事實了,時代已經變了,在我年輕的時候,說實話只要努力工作,只要始終保持上進心,基本上大部分人是能得到回報的,現在不是那么回事了。”
余華還舉了一個例子。以前某某雜志社,在他那個時代,都沒什么人愿意去。但現在招錄6名編輯,就吸引了超過6000名碩士生和博士生報名。意思很明確、案例很真實,其他就不多說了。
現代社會變革之下,普通消費群體對人生的態度發生轉變,開始流行“擺爛”、“摸魚”和“躺平”等。正因如此,大家不愿意在工具性事物上消耗過多精力。不巧,新能源汽車相比燃油車要費許多心思。
純電動汽車,如果沒有家用充電樁,需要跑到公共充電樁充電,一來一回算上充電時間,得耗費不少精力吧。萬一再遇到壞樁等意外情況,那可就更折騰人了。即便有家用充電樁,隨時還要把充電掛心上。畢竟,續航里程虛標情況十分普遍,顯示還有100km,可能也就能開到60km。除此之外,純電能源系統限制機動性,不能完全支持說走就走的想法。
當然,純電動汽車還有很多優勢,比如不限牌不限號,使用和維護成本很低,駕乘體驗相比同級燃油車或許更好。但是,對于不愿意耗費精力折騰車的普通人群來說,這些優勢對他們有多大的意義呢?就說使用成本,純電車可以節省一大筆行駛費用,可是選擇了“躺平”的人群,根本不關心現實意義上的輸贏:“錢少又何妨,我追求的是說走就走的快樂。”
再有,純電動汽車主打的智駕功能,也對“躺平”群體吸引力不大。一方面,普通車型的智駕功能,大多都只具備基本功能,與同級燃油車表現相差無幾。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面,現在手機互聯系統,已能支持導航、音樂和電話等功能。對于“躺平”群體來說,這些智聯功能或比智駕系統更實用。畢竟,他們更多是追求精神上的純粹快樂,聽一首美秒的音樂,可能遠比自動泊車來得實在。
混動車也是新能源汽車,它繼承了兩套動力系統的優勢,但也要承擔兩種系統的缺陷和維護成本。兩頭靠,其實最后兩頭都不甜。比如,動力系統切換時的割裂頓挫感、動力不同時的噪音差異,還有電池、發動機和油箱相互擠占空間等缺陷。而且,保養按油車標準,電池衰減和更換又和純電車一樣,得不償失。這也是為什么,國家決定未來把油電混合車不再定義為新能源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