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被稱為AI終端元年,頭部品牌已經在新賽道上蓄力。當前AI格局未定,終端大廠各自出招。
近日,在歐洲科技盛會Viva Technology上,榮耀終端有限公司CEO趙明首次面向全球市場發布榮耀四層AI戰略架構,并宣布海外未來的旗艦機將搭載谷歌云相關服務。
毫無疑問,AI已成為手機產業鏈角逐的新高地。手機廠商基本都已發布AI大模型,包括華為的盤古大模型、榮耀的魔法大模型、三星的高斯大模型、OPPO的安第斯大模型、vivo的藍心大模型等,有消息稱蘋果將和OpenAI合作,將生成式AI引入iOS 18。
自大模型落地以來,各家都在構建新的AI生態。從企業最新布局來看,有兩大話題頗受關注,一是本地大模型和云端大模型如何融合;二是面對不同AI背景的海外市場,又該如何推進落地。
端云協同的共識
榮耀宣布海外旗艦機將搭載谷歌云的背后,折射出業界對于端云協同的普遍共識。
在Viva Technology演講環節,趙明詳細介紹了榮耀四層AI戰略架構。
具體而言,榮耀AI戰略架構的第一層強調跨系統、跨設備的融合,用AI將手機、平板、電腦以及手表連接起來;第二層用AI來重構單終端的操作系統,讓設備越用越懂用戶;第三層是AI在端側的應用,比如摳圖、拍照渲染、總結文檔等應用級AI;第四層是AI的端云協同,是在保障用戶隱私安全的前提下,實現AIGC和網絡大模型等網絡側AI在手機上的呈現。
雖然榮耀尚未披露是否會接入谷歌大模型,但其在推動云端大模型能力于手機端側落地上早有部署和考量。今年年初,榮耀在MagicOS 8.0發布會上推出了“百模生態計劃”,宣布將為百大模型提供入口,讓云側通用大模型和各種行業垂域大模型可以通過貨架化方式融入到魔法OS中,并演示了榮耀與百度千帆大模型、高德大模型、航旅縱橫千穰大模型的合作。
而值得一提的是,榮耀并非簡單的為云側大模型提供接口和算力,而是借助端側大模型對用戶的個性化理解,幫助用戶針對性調用云側及垂域大模型能力。
“當大模型部署在手機上時,模型本身沒有意義,意義來自于模型加上訓練數據,你的數據灌入后就是你的手機了。” 趙明在采訪中談道,未來端側AI和網絡AI(云端AI)協同將成為發展趨勢。例如在專業化的醫療方面,由網絡模型完成。但是端側模型可以記錄用戶健康情況,比如睡眠情況、鍛煉情況、日常心率等等。
可見,面對不同的需求,手機可以調用不同的算力進行支持。多位開發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把大模型裝到手機這么小的設備里面,本身就是很大的挑戰。而且頭部應用往往傾向于使用自己的大模型,將所有大模型都加載到本地是不現實的,未來端云協同將是趨勢。
海外的策略探索
另一方面,手機廠商作為全球化企業,也在探索海外的AI體系。
IDC中國及全球副總裁王吉平此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在整體生態層面,國內廠商從去年開始,逐漸在國內尋找自己的一條未來發展之路,建立自己的AI智能體或者是AI生態系統。核心來講,大家在建立自己的開發者平臺,形成在國內未來有效的AI生態系統。同時整體手機市場除了蘋果以外的安卓市場,80%是來自于中國廠商制造,未來終端廠商還面臨出海問題,即用什么樣的方式和生態系統去出海。目前初步來看,更多的是和谷歌的生態系統擁抱和結合,但也不排除有更多的多樣性。”
所以可以看到,榮耀等手機廠商也在強化和全球AI巨頭的合作。而在當前的手機市場上,AI已經成為新的差異化變量,端側AI的實力,也成為廠商們技術比拼、高端化比拼的重要指標。
高端化高地歐洲是必爭的市場,趙明表示:“在歐洲市場,蘋果和三星的集中度太高了,蘋果在高端機市場占據了70%,在歐洲的壟斷地位越來越高。而榮耀的目標并非跟中國的低端手機品牌搶奪飯碗,榮耀一定要在高端品牌的構建上,與蘋果三星進行競爭。所以榮耀在歐洲市場,200美金以下的手機幾乎沒有。”
2024年,榮耀進一步加快全球化進程,并持續發力“第二本土市場”歐洲。根據榮耀內部銷售數據,一季度,榮耀憑借雙旗艦策略和渠道擴張, 歐洲市場銷量同比大漲155%。
接下來,AI也將成為新角逐點。Canalys指出,AI手機(AI-capable smartphone)正在成為智能手機行業成長的新引擎,生成式AI的成熟以及應用拓展有望進一步顛覆智能手機行業的競爭格局。據Canalys最新預測,2024年AI手機將占到全年出貨的9%,并在2028年快速滲透至54%,智能手機廠商將率先在其旗艦智能手機上推廣生成式AI服務并推動端側大模型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