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發展,5G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演進的重要方向,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動能。2019年我國實施“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5G技術加速與工業互聯網融合實踐,不斷釋放乘數效應。經過5年發展,我國建設超1.5萬個“5G+工業互聯網”項目,實現41個工業大類全覆蓋,“5G+工業互聯網”發展已邁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立足新階段、面向新目標、構建新格局,“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建設恰逢其時。
找準定位
充分釋放政策紅利和產業活力
“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的建設,旨在通過整合政府資源、激發產業主體創新活力,充分發揮“5G+工業互聯網”新技術、新設施、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優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可復制推廣的先行先試樣板。各地資源稟賦不同、區域位置不同、優勢資源不同,創建定位應更加因地制宜、因業施策。
首先,突出統籌布局。制定“5G+工業互聯網”試點城市創建實施方案,加強政、產、學、研、用、金各方協同,健全工作機制、強化組織保障,“全市一盤棋”共同推進“5G+工業互聯網”發展。
其次,突出優勢行業。找準地方應用5G的優勢行業,打造5G工廠,加強5G-A、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重點行業領域的融合實踐,形成“5G+X行業”復制推廣模式,具備向其他地區同行業復制能力,并逐步帶動其他產業體系應用5G。
最后,突出區位特色。立足地方區域特點和周邊產業布局,構建能夠輻射周邊并引領全國的“5G+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和創新生態系統,通過提供“5G+工業互聯網”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向周邊地區乃至全國輸送相關能力。
直面困難
破解規模化發展真難題和新課題
“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關鍵技術涵蓋IT、OT、CT、DT多個領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5G+工業互聯網”向細分行業滲透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發展仍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突出表現為建網用網模式不夠靈活、供給能力仍有不足、商業模式較為單一、產業生態不夠壯大四方面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政府、產業必須共同發力。
一是以問題為導向。結合地方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開展通感一體、無源物聯、確定性網絡、內生智能等關鍵技術攻關,支持5G AGV、輕量化5GC等設備研發應用,鼓勵開展中試試驗,著力解決“不好用”“用不起”等難題。
二是以創新為驅動。加快工業5G專網在設施建設、運維管理、商業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實踐,積極引導有需求、有實力的企業建設獨立專網,豐富網絡產品供給和解決方案,加速構建以5G為代表的新型工業網絡體系。
三是以應用為路徑。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加強應用創新,推動一體化、集成化5G工廠建設,探索形成可復制推廣的先行先試樣板。開展公共服務,加強供需對接,支持成果轉化,不斷強化“創新—試驗—應用”閉環。
形成模式
推進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
“5G+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要注重模式創新和復制推廣,面向產業需求,不斷培育創新應用場景,帶動新技術、新產品落地,協同構建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創新生態,通過“點、線、面”協同發力,促進5G、工業互聯網與重點產業鏈“鏈網協同”,一體化推進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強相關政策銜接。統籌政策支持,加強5G-A、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算力、人工智能等相關政策對“5G+工業互聯網”方向的支持,緊密結合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新型技術改造等相關工作,千方百計促進融合發展。
二是加速產業鏈上下融通。完善“產業鏈+鏈長+鏈主”協同工作機制,鼓勵鏈長企業牽頭推進“5G+工業互聯網”新技術改造,引導中小企業融入“鏈主”產業鏈體系,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緊密合作。
三是推動五大體系一體化發展。試點城市建設要以推進“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為抓手,以重點企業、重點行業、重點園區為突破,統籌推進工業互聯網網絡、標識、平臺、數據、安全五大體系一體化發展,全面服務廣大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