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著端午小長假又又又要來了,不少消費者趁著假期準備買輛車自駕游。
可對寶駿汽車感興趣的朋友可得擦亮眼睛了,小心別選到那些 ”曇花一現”的車型。
說起寶駿汽車,可以用”明星車企”來形容。
曾幾何時,寶駿730、360、560、530等多款車型一度成為銷量王者,月銷量輕松破4萬輛,510車型兩年內更是賣出了76萬臺。
五菱寶駿雙品牌年銷量曾齊頭并進,創下雙雙破百萬的佳績。
可好景不長,從2018年開始,寶駿汽車銷量就開啟了”五連跌”模式。
尤其到了2023年,全年銷量竟然只有區區5.1萬臺,簡直是斷崖式下跌。
今年一季度更慘,3個月累計銷量僅5000出頭。
這是什么概念?相當于一天才賣出50來輛車,在全國多家4S店攤平,一天一家店都未必能賣出1輛。
這樣的境遇,跟曾經風光無限的寶駿真是判若兩人。
那么,寶駿汽車究竟怎么了?我們來盤點下幾大”致命傷”:
首先是車型換代慢,產品老化嚴重。
統計數據顯示,寶駿累計推出25款車型,目前在售的僅剩4款。
很多曾經的”神車”如今早已退出市場。
傳承時間最長的樂馳也只堅持了8年,風光一時的730從2014年到2021年歷經7年,而大多數車型的生命周期都在3年左右,有的甚至1年多點就匆匆下線,幾乎沒有換代升級。
頻繁推新快速停產,導致寶駿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在消費者心中,寶駿更像個”投機分子”而非”老朋友”。
你還沒用幾年車呢,后續車型就沒了,維修保養都成問題。
這種”薄情寡義”,誰還敢買單?
其次,高端化轉型受阻。
眼見消費升級大勢所趨,寶駿也開始走高端路線。
推出了新標”新寶駿”,車型也從廉價風偏向”精裝修”。
但問題是,看著是香檳色,喝著還是水的味。
發動機啥的沒升級,價格倒是漲了2、3萬。
這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么?競爭力哪里來?
再有,就是新能源沒跟上。
這兩年新能源車大熱,傳統車企轉型勢在必行。
寶駿雖然也推出了E100、E200等電動車型,但無論續航里程還是整車尺寸都比較”迷你”,單價也不算親民,銷量自然慘淡。
從行業大勢來看,未來汽車的核心競爭力,一是智能化,二是電動化。
寶駿在這兩方面,目前差距還比較明顯。
關鍵零部件如三電系統、智能網聯等,基本都是外購,沒有自主研發能力。
跟合資品牌、造車新勢力的差距,只會越拉越大。
那么,寶駿接下來該何去何從?筆者以為,當務之急有三點,一是加大研發投入,著力提升產品實力;二是放慢節奏,打磨精品;三是穩定品牌調性,重塑消費者信任。
汽車行業競爭激烈,唯有創新為王。
寶駿汽車不應盲目追隨,而要腳踏實地打好基礎,以核心技術取勝,重塑品牌形象。
這其中既要有遠大的戰略眼光,也要有持之以恒的韌勁。
畢竟”打江山容易,守江山更難”,寶駿若想重振雄風,還需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
期待寶駿能浴火重生,再創佳績!
冷靜分析,寶駿汽車這些年的起起伏伏,一方面反映出消費者需求在快速變化,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寶駿轉型升級乏力的短板。
頻繁換標、產品老化、技術短板,種種問題交織,才釀成如今的頹勢。
作為國民品牌,我們既要看到寶駿曾經的輝煌,也要正視它面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