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6日)12時,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廣佛南環、佛莞城際兩條城規鐵路正式開通運營,這兩條新開的城際線路與已開通的佛肇城際、莞惠城際首尾相連,實現“四線”貫通運營,形成一條橫跨五座城市的交通“大動脈”。
總臺記者魏星在廣佛南環城際鐵路番禺站采訪時介紹,番禺站與華南地區最大的高鐵樞紐站廣州南站相通,這也是整條線路的樞紐站。中午12時,記者看到這條線路正式開通后的第一趟列車已經進站,不少旅客正有序上下車。
這是一條跨越大灣區5座城市的鐵路,但看上去是不是覺得這條線路其實更像地鐵?事實上,這條線路貫通運營就被粵港澳大灣區市民稱為“最長地鐵”。
從佛山西站到番禺站是廣佛南環城際鐵路的路段,而從番禺站到東莞西站是佛莞城際鐵路的路段。今天,這兩條新建的路段開通之后,與東西兩側此前已經開通的佛肇城際、莞惠城際相連通,形成一條呈東西走向、長達258公里、橫跨5座城市的交通“大動脈”。從西到東,列車通行時間最快只需要2小時45分鐘,票價為153元。
作為城際鐵路,市民乘坐時可以在12306App上或者在城際站的自助購票機購票。從記者剛買到的車票來看。車票是購票當日有效,也就是說,乘客不對號入座,可以靈活乘車,也不用像平時坐城軌列車坐特定的班次。
除了剛剛提到的通過鐵路系統購票之外,市民還可以選擇用全國交通一卡通、嶺南通、羊城通等多種支付方式進站乘車,與平時坐地鐵一樣便捷,無需提前購票,實現隨到隨走,出行時間更加靈活。這也正是這條線路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實現“12306+城際鐵路公交化多元支付”雙票務系統的結果。
一方面是交通基礎設施的“硬聯通”,另一方面是體制機制的“軟對接”。“地鐵化”的城際正加速形成“一體化”的大灣區,打造“一張網、一張票、一串城”的交通發展新格局,逐步實現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