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重要指示10周年之際,上汽召開了一場技術發布會,宣布了在多項創新技術上取得的突破及其應用,其中包括:
- 全固態電池2026年量產
- “中央計算+區域控制”智能車全棧解決方案將于2025年全面應用,支持L3級自動駕駛
- 2026年,線控底盤將分階段投入量產應用
- 挑戰純電整車能耗“每度電12公里”行業新紀錄
- 2026年,電驅總成功率密度4.4kW/kg;混動驅動系統的熱效率提升到46%
10年來,上汽集團累計研發投入近1500億元,累計有效專利數量超過26000項,并面向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新賽道,推出了七大“技術底座”。如今,隨著這一系列技術的突破,上汽集團技術底座已全面進入2.0時代。
![明年支持L3級自動駕駛,后年全固態電池量產,上汽七大技術底座劍指未來十年](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526/210P3MP0.jpg)
“隨著汽車產業的深度變革,一個具備‘自學習、自成長、自進化’能力的智能科技全新物種——‘新汽車’應運而生。”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表示。
![明年支持L3級自動駕駛,后年全固態電池量產,上汽七大技術底座劍指未來十年](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526/210P3I391.jpg)
全新的技術底座將推動新汽車“腦更智慧、身更健壯、心更強勁”。“未來兩年,七大技術底座2.0將全面賦能上汽集團旗下各整車品牌推出近30款全新車型,全力助力上汽集團沖刺實現新能源汽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完成新老賽道的發展動力切換。”上汽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祖似杰說。
更強勁的心
全固態電池2026年量產
“2024年,光年固態電池首裝智己L6;2025年,液體含量低于5%的第二代固態電池將在上汽集團自主品牌汽車上實現規模搭載;同年,全固態電池產線將在上海嘉定建成貫通;2026年,上汽清陶全固態電池將正式量產并完成樣車測試,能量密度超過400Wh/kg,并于2027年第一季度實現整車量產。”技術發布會上,一份時間節點明確的全固態電池量產計劃(以下簡稱“量產計劃”)發布。如果2026年全固態電池量產目標如期實現,上汽的全固態電池“上車”將指日可待,這顆新能源汽車“更強勁的心”將沖擊全球領先水平。
上汽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祖似杰指出:“上汽有信心在500天內全力沖刺固態電池生產線的貫通。”為全力沖刺全固態電池量產,上汽集團聯合清陶能源、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企業與高校,共同成立上汽全固態電池產業創新聯合體。
![明年支持L3級自動駕駛,后年全固態電池量產,上汽七大技術底座劍指未來十年](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526/210P354492.jpg)
固態電池不僅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能更強,而且得益于材料的突破、工藝的簡化與創新,固態電池的成本未來有望比目前的液態鋰離子電池更低。“從電芯端到電池包端,固態電池比目前液態電池的單位成本最多可降低40%。”上汽清陶總經理李崢表示。正是由于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單位成本等方面具有潛在優勢,固態電池被視作電動汽車電池的“終極解決方案”。
![明年支持L3級自動駕駛,后年全固態電池量產,上汽七大技術底座劍指未來十年](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526/210P41029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