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5年多來,中國聯通深入落實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貫徹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作出的全面部署,推動5G行業應用邁向“提質向新”發展階段,推動“5G+工業互聯網”由起步探索邁向深耕細作階段,其應用深度正加速由生產外圍向生產核心環節深化拓展。
在2024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中國聯通副總經理郝立謙在主旨演講中表示,中國聯通深入推進“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目前已落地2萬多個“5G+工業互聯網”項目、6000余個5G工廠。
構建新型工業化服務體系
近年來,中國聯通“5G+工業互聯網”的能力體系建設和行業影響力都走在行業前列,取得了顯著成效。
中國聯通準確把握工業互聯網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新要求,形成了5G、云計算、平臺、數智能力及行業應用的完整能力體系,并經過多年的深入探索與實踐,總結形成了一套服務新型工業化的特色方法論,構建了“八個一”的服務體系,包括一套體系化咨詢規劃服務、一張定制化5G專網、一個集約化雙跨平臺、一攬子場景化行業應用、一朵自主化安全數智云、一批科技創新攻關、一套安全防護體系、一鏈融通發展生態。
基于這些能力,中國聯通打造了300多個理解深入、行業定制、技術領先、高效協作的聯通方案,落地2萬多個工業互聯網項目,服務于1.4萬個5G專網用戶,賦能超6000個5G工廠建設,全面覆蓋國民經濟41個工業分類,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
面向產業各方數字化轉型的多樣化需求以及工業企業更加關注的降本、增效、提質、綠色、安全等要求,中國聯通堅持“5G+云大物智鏈安”數字技術融合創新,在裝備、礦山、鋼鐵、汽車、服裝、輕工、倉儲等重點領域成立了8個工業行業軍團,集聚了融合型專家人才2000余名,通過深入分析工業企業生產運行、檢測監測、運營管理等20類典型應用場景,持續實施“建網、聯網、用網、護網”等5G工廠點亮計劃,推動5G工廠規?;ㄔO,探索出了一批獨具特色的5G標桿工廠。
在工信部公示的2024年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動態評價中,中國聯通格物Unilink平臺繼2023年榮登榜首入選國家級“雙跨”平臺后再創佳績,成為首批國家級A級“雙跨”平臺。在2024年巴塞羅那通信展上,中國聯通與國家電網合作的5G切片專網項目榮獲全球最佳專用網絡解決方案獎,與寶武集團合作的5G鋼廠項目榮獲全球最佳互聯經濟移動創新獎;在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聯合美的集團、AIS打造的泰國工廠5G工業專網項目榮獲亞洲最佳移動技術突破獎;在Informa Tech 5G核心網國際峰會上,中國聯通“5G工業制造專網”榮獲5G最佳網絡效率提升獎……這一系列獎項是對中國聯通“5G+工業互聯網”工作的認可,也持續擦亮了聯通品牌的金字招牌。
由生產外圍向生產核心拓展
隨著“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走深向實,中國聯通服務工業企業的深度正加速由生產外圍環節向生產核心環節深化拓展,有力推動5G向工業生產各領域、各生產核心環節深度拓展。
在5G工廠建設方面,中國聯通與中國商飛合力打造了全球第一個5G工業園區和全國首個5G工廠,在智能制造、輔助管理、服務延伸、產業協同等全生命周期開展了深入探索;為長城汽車搭建了全球首條5.5G汽車柔性試制產線,首次驗證了5G-A網絡時延4ms、穩定性5個9的性能指標,實現了不同生產工藝的快速切換,每年可為客戶挽回因設備停產帶來的損失約8億元;為國能湖北漢川電廠打造了5G智慧電廠,巡檢效率提升300%,設備維修效率提升30%,填補了5G在火電生產控制環節應用的技術空白。
在服務企業數字化轉型方面,在重慶長安汽車渝北新工廠數字化底座項目中,中國聯通助力客戶打造數字化底座,建設數據中臺、數據治理,對傳統MES(制造執行系統)、QMS(質量管理系統)、AVI(車身跟蹤系統)、ANDON(生產目視化管理工具)等系統的業務進行結構設計,使其具備設備執行、作業指示、質量控制等功能,并實現制造執行與客戶個性化選車,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柔性制造與個性化定制的有效貫通。
在賦能工業企業生產安全方面,中國聯通在露天礦的邊坡監測、井工礦的設備遠程控制實現無人少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過5G技術遠程控制采煤機,使現場工人能從危險現場后撤到200米外的順槽控制站;利用物聯網等感知技術,對礦井瓦斯、礦塵、水、火、沖擊地壓和有毒有害氣體進行監測預警,實現風水煤電四大場景無人值守,綜采、掘進工作面少人作業。
針對礦山邊坡監測場景,與中國礦業大學等單位合作,基于通感一體、北斗衛星定位、5G定位等技術,在內蒙古鄂爾多斯騰遠煤礦成功完成國內首個礦山場景通感一體技術驗證,實現了智能監測、安全管控與應急通信的有效融合,及時感知邊坡沉降、形變、位移等狀態,靜態表面位移監測精度達到毫米級。
此外,隨著龍頭企業的引領及工業自動化領軍企業的認同,中國聯通的“5G+工業互聯網”應用呈現出規?;l展態勢,也具有全球引領性趨勢。華晨寶馬、施耐德電氣、西門子、江森日立等在華的世界500強歐美日韓企業,也已經不滿足于工業5G應用的試點示范,而更多地涉及核心生產環節。如華晨寶馬在其總裝車間的智能吊掛線系統EMS的控制中采用了中國聯通5G;施耐德電氣在多家工廠升級了5G柔性產線并與中國聯通共同發布了基于5G專網技術的開放自動化白皮書;西門子將其打造的5G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及工業5G專網設備交由中國聯通測試并拿出其在華最先進的工廠之一南京工廠進行試點;大和熱磁將其多個跨省近千臺CNC用中國聯通5G進行連接并采用多節點MEC熱切換平臺承載工業控制軟件。
開展前瞻科技探索推動數實融合
為把握技術產業變革新機遇和新型工業化新要求,中國聯通積極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推動數實融合,持續發力終端、算網、平臺、應用、安全等關鍵核心技術板塊,強化自主核心能力,在工業互聯網領域開展前瞻科技探索,聚焦多模態行業大模型、5G演進技術、工業算網、確定性網絡、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的示范場景。
在推動AI賦能新型工業化領域,中國聯通聚焦礦山、鋼鐵、裝備、汽車、服裝、輕工、倉儲等重點行業,面向生產經營各環節,孵化AI技術創新應用,推動AI模型技術驗證和規模復制,攜手產業打造百個AI+燈塔示范項目。例如,在礦山行業,打造了礦山作業與安全管理大模型,落地了AI皮帶監測、AI軌道車控制等場景應用;在服裝紡織行業,打造了“衣問”智能問答大模型、“衣影”輔助設計大模型,落地了AI輔助設計及個性化定制、AI面料質檢、AI智能裁剪、AI工藝合規檢測等場景;在鋼鐵行業,落地了能碳管控AI能耗預測、廢鋼AI識別等場景。
在5G技術創新方面,中國聯通致力于把5G-A技術演進與工業產業應用相結合,推進5G應用在生產領域的全面滲透,積極引入海量物聯、通感一體、確定性網絡、天地一體等新技術,支持垂直行業定制化。比如,在uRLLC方面,已實現時延4毫秒、穩定性5個9的可靠傳輸,滿足云化PLC應用需求。在河北長城汽車,在前期試制產線驗證的基礎上,正在基于5G-A為徐水工廠焊裝車間商用產線實施機器臂、轉臺、閥島、HMI等35臺設備無線化改造,真正實現5G進入商業核心生產環節。在無源物聯方面,已支持大規模標簽應用和多場景純無源數據傳送,傳輸距離可達200米。在寶武歐冶鋼卷抵押倉,打造5G-A無源物聯試點,實現了鋼卷出入庫、倉儲等全流程的透明化管理,大幅提升監管和盤點效率。在通感一體方面,已實現快速準確地監測環境、設備及人員安全。在內蒙古騰遠煤礦,打造礦山場景通感試點,人員識別準確率達99%,邊坡監測精度優于毫米級,實現礦山場景安全管控與應急通信的無縫集成,填補了通感技術在礦山行業應用的空白。
未來,中國聯通將持續以實數融合推進新型工業化,為更多行業和企業提供智能化、高效化的解決方案,加速“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