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科技創新頂天立地,產學研用推陳出新。1月7日,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科技強農+創新大賽“拼多多杯”第二屆科技小院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決賽在云南大理順利閉幕。
本次大賽以“解民生、治學問”為主題,評比過去一年科技小院深入農業、農村一線,針對生產、生活實際問題,通過科技創新、應用創新、產業創新等方式助力鄉村振興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全國22所院校的46支隊伍近200名師生經過激烈角逐,最終,中國農業大學褚橙科技小院、西南大學重慶銅梁蔬菜科技小院、中國農業大學古生村科技小院、廣西大學廣西興寧富鳳雞科技小院、南京農業大學江蘇如皋水稻科技小院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此外,西南大學丹棱桔橙科技小院、福建農林大學平和蜜柚科技小院等13支隊伍獲得二等獎,其余28支參賽隊伍獲得三等獎。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秘書長趙瑜為五支一等獎隊伍頒獎。 |賽事組委會供圖
科技小院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和團隊于2009年在河北省曲周縣首創,15年來已拓展至全國31省千余個村莊。隨著加入院校和師生數量增加、產學研用成果凸顯,科技小院目前已走出國門,推廣到了老撾和非洲地區8個國家。同時,科技小院服務模式也從最初幫扶一家一戶的1.0模式發展到如今通過科技賦能和人才支撐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的3.0模式。
2020年,科技小院大賽作為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科技強農+創新大賽專項賽事之一,被吸納為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主題賽事。今年是科技小院大賽舉辦的第二屆,也是拼多多連續兩屆作為賽事支持方,助力高校學子交流、比拼興農之術。
“我們要把科技小院看成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一個模式。未來的科技小院,不但要針對小農戶,針對傳統生產技術的更新,還要與現代產業、現代企業對接。”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林萬龍感謝社會各界對科技小院的關注,也希望更多企業能像拼多多一樣關心農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以賽促學,青年人爭當新農民
作為一項創新實踐賽事,大賽為全國科技小院學生提供了切磋興農本領、共享鄉村產學研成果、展現激揚青春風采的舞臺。
依托褚橙20多年的發展歷史和極高的市場認可度,褚橙科技小院,算得上本次大賽的“人氣”團隊之一。匯報人權鐵林在臺上發言時聲音洪亮、中氣十足,這來自對科研成果的自信。
21年前,褚時健包下哀牢山中段東麓的甘蔗地改種橙子,苦心經營,打造“褚橙”品牌。但花斑果和裂果一直是困擾褚橙品質最嚴重的問題。在嚴苛的選品要求下,褚橙成品率一度只有54%,剩下只能被低價處理或是銷毀,僅2022年直接經濟損失就高達2600萬元。
褚橙科技小院經過試驗比測,將原因聚焦到了風。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他們在農田外側架起了高網,在果子上打藥形成保護膜;為減少裂果產生率,還專門補充了鉀和鈣元素,過去一棵樹結200個果子,裂果約有二三十個,經過科技小院一番“救治”,現在降至兩三個。小院還構建品質與氣候預測模型,據權鐵林描述,該模型可實現提前45天對果實品質的預測。
褚橙代表著中國水果種植業的極高經營管理水平,它的成功吸引著不少桔橙產地爭相效仿,迄今卻難望其項背。權鐵林介紹,褚橙已建起培訓中心,免費向周邊對橙子種植感興趣的農民傳授技術,讓大家從“學不會”到“學得會”。她本人也在扎根一線、與農民交流、講解技術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了對農業的喜愛之情,看到農民兜里有錢,感覺臉上有光。
路演答辯之外,大賽現場展示環節也增進了不同小院學生交流學習的機會。參賽隊伍或搭建模型呈現技術系統,或擺出種植的蔬果邀請評委品嘗,場面格外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