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細心的旅客發現,北京各大火車站出口處,原來梳齒狀旋轉單向門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廂式AB門”“電動平開門”“平推式電磁門”等新門型,拖著行李的旅客不再“卡包”,輪椅出行者也能無障礙通過。當前,北京7大重點火車站、11個小型火車站內99處單向門完成改造,車站整體通透度明顯提升,旅客出行體驗得以改善。
北京站進站口旁有一個出口,出口雖小,可用處不小。北京站客運值班員杜京林介紹,“候車旅客有時會有離開候車室的需求,比如外出購物、就餐、見親友,或是一些送站的親友,會從這個口出站。”然而,此處曾使用梳齒狀旋轉單向門,雖然能有效防止站內外人員接觸,但不少旅客都反映,這樣的門通行速度慢、通行空間小,人多時還十分擁擠,推著嬰兒車的家長、輪椅出行的重點旅客更是難以行進,需要找工作人員幫忙。
為此,北京局集團公司、市重點站區管委會聯合開展北京地區客站站區單向門優化整治提升,實地調查分析、收集旅客意見建議,按照“美觀、實用、便捷”的原則,將梳尺狀旋轉門拆除,換成紅外感應電動平開門、廂式AB門、平推式電磁門等新門型,全市火車站于11月12日完成了99個單向門的拆除更換。
如今,北京站進站口出口換成了廂式AB門。一位旅客出站時,先是站在A門前,A門自動感應打開,進入“轎箱”后,再往前走一點兒,B門也自動感應打開,即可順利出站。
北京站設備科副科長吳曉龍介紹,“和原來的梳齒狀旋轉門相比,這樣的設計同樣也能防止站內外人員接觸,但更適合拎著行李的旅客通行,不會‘卡包’。”之前,北京站進站口出口還要安排專人值班,專門幫重點人群通行。“改造后,這里已不需專人看守了。一旦出現緊急情況,旅客可求助不遠處的安檢人員。如遇大客流情況,轎廂式AB門可以一鍵開啟不關閉,并安排專人值守服務。”吳曉龍說。
單向門改造,根據客流量大小、實際改造條件“量體裁衣”。幾個月前,北京西站有約30處旋轉單向門,如今,它們都已被拆除。西北1出站口,4處旋轉單向門變成玻璃隔斷,留下了一旁的小門可通行;南北售票廳,拆除非必要單向門后,原來的出口已調整至進口處,進出站流線調整,目前實行“進出口合一”......北京西站客運業務科科長李維介紹,“改造時,安檢區外,我們設置轎廂式AB門,起到防止站內外人員接觸的功能,安檢區內,我們主要使用約1.2米的半高式電磁平開門,節省運營成本。”
北京西站北一樓、北二樓、南廣場、售票廳進站口等位置,電磁平開門已經取代了旋轉門。記者注意到,旅客想要出站,只需按下一旁的按鈕,電磁平開門就會開啟。電磁平開門上還印有醒目的“單向出口”黃色引導標識。經常往返于北京西站的旅客劉女士表示,“改造后的出口寬敞多了,也更美觀,老人、孩子不用擔心被旋轉門夾住,手里東西多時出站也會方便。”
市重點站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出口改造‘一小步’,便民惠民‘一大步’。旋轉單向門的拆除和升級改造,提高了旅客通行速度,降低了運行維保成本,安全隱患更小了。經過試行,車站秩序明顯提升,客站樞紐的站城融合形象得到了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