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團最新產銷快報數據顯示,上個月,上汽通用銷量同比下降37.92%,為49665輛,今年1-4月,累計銷量為161165輛,相比去年同期銷量265958輛,同比大跌39.40%。
和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相比,上汽通用這個數據顯得格外扎眼。
數據顯示,4月,上汽通用五菱銷量同比增長16.81%,達到123,000輛,是上汽集團月銷唯一突破10萬輛的公司。1-4月,累計銷量347,009輛,同比增長16.52%。今年表現回暖的上汽大眾4月共售出92,013輛,同比增長4.18%,1-4月,累計售出340,072輛,同比增長8.08%,銷量位居上汽集團內第二名。
上汽通用擁有凱迪拉克、別克、雪佛蘭三大品牌,涵蓋了高、中、低端各個細分市場。曾一度占據國內銷量榜單第一名。如今三大品牌無一不呈現江河日下的趨勢,幾乎在高、中、低三個細分市場全線崩盤。
“兩克”低迷 雪佛蘭欲“崩盤”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凱迪拉克4月銷量最好的車型CT5銷售了5038輛,緊隨其后的XT5銷售了2309輛,而XT4、CT6、GT4、XT6等車型的銷量數據均只有三位數。另外,備受關注的新車IQ傲歌上市首月僅賣了181輛,可謂“雷聲大雨點小”了。
別克這邊,4月份旗下車型銷量無一破萬,銷量最高的微藍6銷售了7538輛,其次是威朗賣出了5829輛,別克GL8賣了5192輛。另外,君威、昂科威、君越以及別克世紀等經典車型的銷量分別是3956輛、3890輛、1406輛和1033輛。
相較于凱迪拉克和別克,雪佛蘭品牌的銷量更加慘淡。銷量最高的科魯澤只有2750輛,邁銳寶XL和探界者分別賣出了284輛和174輛,此外,開拓者、暢巡、星邁羅和創酷的銷量分別是180輛、77輛、30輛和12輛。
在2021年前后,邁銳寶XL和探界者還能有5000臺左右的月銷量,如今即使大幅降價優惠,也沒有消費者買賬。
邁銳寶作為上汽通用的銷量擔當如今地位日益尷尬,日前,有消息傳出,通用汽車計劃于2024年11月停產雪佛蘭邁銳寶,生產線將進行全面升級和優化,以適應新型電動車的生產需求。
而上汽通用這邊也早就傳出,或將停產雪佛蘭的主力車型科魯澤和邁銳寶,這兩個車型占據雪佛蘭八成多的銷量。砍掉的原因,是因為“賺不到錢”,而且與別克新推出的電動化車型,價格區間重疊度較高。
主力車型“砍掉”,雪佛蘭準備走向一條更窄的路。
上汽通用副總經理陸一曾表示,2024年開始,雪佛蘭會進一步調整,定位為以個性化+SUV為特色的品牌,進一步完善雪佛蘭的SUV產品線,將推出奧特能平臺的純電車型,以及探界者的PHEV車型。
前不久在中國市場正式推出的雪佛蘭首款智電插混SUV探界者Plus,作為雪佛蘭轉型新能源市場的代表,到底能夠帶來怎樣的表現,還有待市場驗證。
“救火隊長”救火難
上汽通用如此慘淡的銷量表現,無疑也會讓去年緊急上任的“救火隊長”莊菁雄如坐針氈。
遲緩的電動化轉型,跌跌不休的銷量,讓上汽通用終于下決心在去年做出換帥調整,莊菁雄代替王永清成為上汽通用的掌舵人。
莊菁雄也深知責任重大,所以他說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加快:“我們在新賽道上要加快,在新能源上要加快,在軟件和智能化方面,也要進一步加快。對于市場的反應,我們要更快。”
2023年廣州車展前,由總經理莊菁雄帶隊的上汽通用全新高管團隊首次在媒體面前集體亮相。這屆新班子中,基本都是“入籍”上汽通用超過10年甚至20年的老將,熟悉各個業務部門板塊。
作為國內唯一一家擁有三大獨立汽車品牌的合資車企,上汽通用的業務復雜程度相比其他車企更大。如此大陣仗的人事、組織調整,足以看出上汽通用打贏新能源汽車轉型這場硬仗的決心。
莊菁雄直言上汽通用現在的最大任務就是在所有細分賽道上都要快速反應。從研發到新車型推出,再到新營銷策略落地和三大品牌轉型,所有環節都必須快。
對此,他提出了轉型組合拳的打法。“2023年靠別克撐好整個新能源的大旗,2024年靠凱迪拉克和雪佛蘭一起,爭取三個品牌能共同把這個大旗撐好。”
然而,從今年前幾個月的表現看,雪佛蘭難堪大用,別克和凱迪拉克,顯然才是轉型的主力軍。
為了爭取新能源市場的占有率,凱迪拉克銳歌將豪華中大型純電SUV下探到20萬元+的價格區間,售價不到17萬元的別克E5,9.98萬元的別克微藍6,這些足以顯示出上汽通用為了轉型已經下了血本,但是拉胯的銷量表現,開始讓外界擔心。
不過莊菁雄似乎并不擔心,在他看來,虧損只是暫時的,隨著銷量規模的擴大,成本會進一步降低。“月銷5000輛和月銷10000輛,成本是不一樣的”。
問題是,去年新能源銷量剛破10萬輛的上汽通用,是否在供應商面前擁有更大的話語權。更何況直到現在別克E5、別克E4、凱迪拉克銳歌等車型,在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存在感都很低。
根據莊菁雄去年的說法,今年上汽通用的銷量和市占率肯定是止跌回升的,同時會把成本降下來,把效率提上去。上汽通用的目標是在今年新能源車能夠實現盈利。
從目前上汽通用的發展態勢來看,這一愿景達成的難度不小。莊菁雄需要在三品牌之間的平衡,以及在降價走量和轉型之間如何實現平衡,盡快給出答案。
“20年爬上的巔峰,幾年就大潰敗了”
每當外界談起上汽通用,經常會講這樣一句話,“20年爬上的巔峰,幾年就大潰敗了”。
1997年上汽通用正式成立,到了2010年,上汽通用便以1,038,988輛的年度銷量成績刷新了傳統乘用車企的年度銷售記錄。而后的幾年間更是一路高歌。
2012年超139萬輛,2013年超157萬輛,2014年達到176萬輛,2015年175萬輛,2016年近189萬輛,2017年達到200萬輛,上汽通用站上了自己的巔峰。
和很多合資車企一樣,上汽通用巔峰之后就開始走下坡路,并且一發不可收拾。
2018年全年銷量為197萬輛出頭,小幅下滑1.50%。2019年全年銷量160萬輛,下滑18.78%。2020年下滑8.29%,年銷量接近147萬輛。彼時“2020年力爭達到300萬輛” 的銷售目標成了一個笑話。
2021年銷量繼續下滑9.26%,全年銷量降至133萬輛出頭。2022年,下滑幅度擴大到12.13%,年銷量降至117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