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500千伏變電站,一臺5G智能機器人和運維人員正在對站內供電設備進行巡檢。宋衛星攝(人民視覺)
11月19日,2024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在湖北省武漢市開幕。圖為參會者在觀摩5G智慧工廠場景業務。張璨龍攝(人民視覺)
在江西省撫州市的一家5G電子元器件制造企業,一名技術工人在數字化車間生產5G網絡通訊光纖交換機電源元器件。朱海鵬攝(人民視覺)
5G無人駕駛、5G智慧工廠、5G網聯無人機自動方艙、陸空一體化光伏清潔機器人……11月19日至21日,2024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在湖北武漢舉行,本屆大會以“實數融合 智造翹楚”為主題,與“5G+工業互聯網”相關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集中亮相。
工業互聯網已經成為5G應用創新最活躍的領域。近年來,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進程加快,賦能新型工業化不斷取得新成效。在推動制造業轉型、開辟市場空間等方面,“5G+工業互聯網”正在孕育更多新可能。
深入各行各業
大會同期進行了“5G+工業互聯網”創新成果展示,系統展示工業和信息化部“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以來,全行業在技術攻關、平臺建設、應用推廣、生態培育等方面的突出成果,并設置工業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等實物交互體驗展示區,為觀眾提供沉浸式互動觀展體驗。
會場內,一臺“大高個”機器人尤為引人注目。這款人形機器人身高1.8米、體重95公斤,名叫“勞動者1號”,是湖北首個自主研發的人形機器人,其雙臂負重可達40公斤,專門面向勞動作業場景而設計,可以代替人在偏遠山區進行變電站巡檢、值守等。據介紹,將來借助5G網絡,這款機器人還可以實現無線集群式操作,大大提高巡檢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無人機自主導航和避障,清洗和清潔裝置在光伏板上旋轉推拉……另一款陸空一體化的光伏清潔機器人,也吸引不少觀眾目光。據中國聯通參展負責人介紹,這款全自動清潔機器人只需幾分鐘就能完成一片光伏板的清潔工作,可以連續工作4個小時,實現自動清洗、自動巡檢,幫助光伏電站節省人力成本、提高運維效率。
從能源到港口,從鋼鐵到電子,類似的機器人產品逐步深入各行各業,完成搬貨、巡檢、清潔、操控等各種操作,為工業生產提升效能。最新數據顯示,我國“5G+工業互聯網”建設項目數超1.5萬個,實現41個工業大類全覆蓋,“5G+工業互聯網”在各行業各領域的應用,帶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在本屆大會舉辦地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在場許多人發現自己手機信號圖標上的5G標志多了一個“A”。5G-A,又被稱為5.5G,是5G向6G發展的演進技術。今年被稱為5G-A商用元年,當下正火的低空經濟、車路協同等與它息息相關。5G-A的下載速度最快能達到每秒2500兆,這意味著下載一個10G的視頻只需4秒鐘。
在中國移動展區,等比例搭建的汽車柔性生產焊裝工位吸引了不少參觀者。只見機械臂進行上料、下料、焊接等工序,井井有條、非常高效。工作人員介紹,通過5G-A技術升級后,系統將單向通訊時延降低至4毫秒,確保設備間即時溝通,從而提升生產效率。這一先進技術的應用,正在推動工業制造的智能化進程。
人工智能賦能
當前,數字化浪潮方興未艾、人工智能加速創新,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的大趨勢之下,“5G+工業互聯網+AI(人工智能)”成為本屆大會的熱門話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在大會上表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制造業創新的主要途徑,需要強大的工業人工智能賦能,要推動新一代智能制造技術的科研攻關。在他看來,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義是“5G+工業互聯網+AI”賦能新型工業化,其與先進制造業融合形成智能制造技術。智能制造為“5G+工業互聯網+AI”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和市場,將成為新基建的重中之重。
在“5G+工業互聯網”的實際應用中,AI的加入確實成效顯著。
在湖北聯通展臺,一塊大屏向觀眾展現了嵐圖汽車車間內的質檢畫面。“我們將攝像頭安裝在車間的車門、輪胎、儀表臺、天幕涂膠、地坑、外飾等關鍵工位進行取圖,再由邊端的AI模型進行判斷,如果發現問題,會第一時間通知工程師介入檢查,避免問題零件進入到下個階段。”湖北聯通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專家鎮咸翔介紹,基于運動控制和機器視覺算法,嵐圖車間能實現多車型、高精度、全方位的自動化質檢,讓生產線整體效率提升20%,錯裝漏裝的檢測準確率大幅提升,預計年均為企業節省成本逾200萬元。
本屆大會上,湖北聯通旭東食品5G全連接工廠獲評“行業典型應用案例”。該工廠的“5G+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就包括AI質檢、現場生產監測、設備遠程操控等一系列創新應用,可檢測生產線上關鍵設備的實時數據,對于關鍵指標實現自動預警。“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5G+工業互聯網+AI”幫助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讓民眾吃得更加放心。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5G+機器視覺”“5G+智慧物流”“5G+智能巡檢”“5G+智慧工地”等應用場景已經在大量企業廣泛應用。未來,隨著柔性制造、“熄燈工廠”等更多智慧工廠的建設,“5G+工業互聯網+AI”會進一步提供各類智能感知、泛在連接、實時分析、精準控制等應用,數字技術的賦能作用將更加凸顯。
打造創新高地
本屆大會上,2024年“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名單正式發布,上海、沈陽、南京、蘇州、寧波、青島、武漢、廣州、深圳、成都十個城市入選。這些試點城市將打造具有全國、區域引領效應的“5G+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和創新生態,推動“5G+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
“這十個城市的入選,得益于它們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持續發力,以及對5G機遇的積極把握。”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教授陳占明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政策支持力度大、創新資源集聚、基礎設施完善等是這些城市脫穎而出的關鍵因素。試點城市建設將發揮積極的輻射效應,為地區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以武漢為例,自2020年首屆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舉辦以來,武漢市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賦能新型工業化不斷取得新成效,先后獲批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今年又入選國家首批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試點城市、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武漢全面建成高質量全覆蓋的5G網絡,工業互聯網標識注冊量由2億個增加到238億個,建成首個全5G接入的開放道路自動駕駛示范區,“5G+工業互聯網”20大典型場景實現全覆蓋。
據了解,入選的10個城市將發揮“5G+工業互聯網”新技術、新設施、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優勢,為全國“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構建新范式,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開辟新路徑,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新動能。武漢市經信局人工智能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武漢將構建一套從發展政策、新型基礎設施到公共服務能力的核心支撐體系,發展“5G+光電子信息”和“工業互聯網+工業軟件”兩大特色產業集群,培育產線微場景—5G工廠—標桿工廠—產業集群四級應用梯隊,打造在全國有影響力的“5G+工業互聯網”創新高地、應用高地、產業高地、人才高地。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穩步推進工業5G獨立專網試點,扎實開展“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建設,引導地方破解發展難題;同時分行業分領域推進5G工廠建設,推廣個性化定制、可視化治理、“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及“工業互聯網+綠色低碳”等新模式新業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制定出臺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和“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升級版實施方案,推動網絡設施、技術產品、融合應用、產業生態和公共服務升級,推動“5G+工業互聯網”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