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后,中大文錦苑陷入了沉寂,2、3、4月零成交。這個離學軍小學(求智校區)最近的改善戶型小區,似乎被家長們遺忘了。
但是最近,文錦苑接連成交了4套。周邊十三中對口的小區中,大面積學區房的成交,也比以往多了起來。
1
5月至今,中大文錦苑接連成交了四套。
一套145平方米,網簽于5月5日,成交總價900萬元,單價6.2萬元/平方米。
一套8樓的137平方米,910萬元成交,單價6.6萬元/平方米。
一套4樓的124平方米,成交810萬元,自住裝修,單價6.5萬元/平方米。
一套本周下定的4樓,近115平方米,占學籍,成交730多萬元,單價6.4萬元/平方米。
為什么突然成交多起來?附近中介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價格,之前文錦苑的價格一直在7萬元/平方米左右,目前成交單價普遍在6.3-6.6萬元/平方米。
中介小韓說:“6萬多的學軍小學本部學區房,其實已經很多年沒見到了,已經降到了2016-2017年的價格。”
“破冰”的這套145平方米,位于中樓層,網簽日期顯示是5月5日,據知情中介透露,其實是4月底成交的。
這套房子最初掛牌1050萬元,能促成成交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價格降到了合適水平。跟1月份成交的一套142平方米、總價950萬元房子相比,這套房子總價降了50萬元。所以成交速度也比較快,成交周期68天。
中介小D說,就是跟周邊的房子比,不帶學區的楓華府第的房子,也要賣到5.5萬元/平方米。
“文錦苑降得差不多了。有一套成交了,大家會按這個均價去走。”
2
十三中的學區房,主要分布在文教板塊,對應的小學有學軍小學、行知小學、文一街小學和文三街小學。學區房中,大面積的占20%左右。平時成交量就不算大,行情不好的時候,成交更少。
“大戶型總價高啊,為了讀書,一些家長寧愿買老破小落戶。”中介小張說。但她發現,最近看大面積學區房的家長多起來了。
不只是中大文錦苑,行知小學、文一街小學的學區房,大戶型最近也比較活躍,成交也比去年多一些。
比如說行知小學的學區房中,耀江文欣苑自去年12月之后,連續四個月無成交,最近成交了兩三套。
這個小區的房子是2003-2004年的,小區位于文二路和教工路交匯處,位置好,底商配套豐富,距離地鐵2號線下寧橋地鐵站200多米,交通便利。
成交的房源中,上周網簽的一套116平方米邊套戶型,位于5樓,成交總價640萬元,單價約5.5萬元/平方米。
位于文一路、學院路口的梧桐公寓,2010年左右的房子,今年網簽的6套房子中,有4套都是大戶型,主要集中在3月底之后,目前成交價6萬元/平方米左右。
文一街學區房中,白蕩海人家今年網簽的12套房子中,有3套是100平方米以上的,其中兩套都是最近網簽的。一套136平方米,4月30日網簽,580萬元,單價4.2萬元/平方米。還有一套5月5日網簽的高樓層,135平方米,網簽總價490萬元。
位于文二路、保俶北路交匯處附近的蘭庭國際,2007年左右的房子,小區綠化非常好,進門處還做了疊水景觀,出了小區大門就是地鐵2號線下寧橋地鐵站,最近成交也不錯。
蘭庭國際去年的網簽記錄停止在6月份,今年3月下旬重啟成交,目前網簽有5套,其中130平方米以上的成交了3套。
這個小區掛牌量很少,目前在貝殼APP上只有9套在售。最近成交了一套150多平方米的,總價830-830萬元,單價5.5-5.6萬元/平方米。
中介小張說,面積大了,單價相對低一點好出手。這個小區目前成交價在6萬元/平方米左右。
這些成交活躍的大戶型房源中,顯然,帶電梯的房子更受歡迎。
3
為什么大面積學區房,熱度開始起來了?除了價格到位,還有兩個重要原因。
一是大戶型的改善自住需求,一直都在。買大面積的,主要有兩類買家,一類是一步到位,既能讀書,又保證居住舒適度。畢竟從小學到初中,要讀九年。而且對二胎家庭來說,小面積無法滿足需要。
還有一類是“以小換大”。把自己原來的小面積換掉,再換一套大點的,低賣低買,這類客戶近期有不少。
文錦苑5月初網簽的那套“破冰”房源,買家就屬于這種情況。把原來40多平方米的小套學區房賣掉,換了一套140多平方米的。
二是新政的刺激作用。中介小張發現,接連幾次新政后,尤其是5月9日杭州全面取消限購后,帶看量、成交量都多起來了,而且外地客戶明顯多起來了。
“有些外地客戶托了杭州朋友先幫忙看房,覺得差不多了,自己再過來一趟,遇到這種情況也挺多的。”
小張最近成交了梧桐公寓一套138平方米的三房,客戶就是外地的,成交后暫時不用,先租了出去。
文錦苑最近簽的那套占學籍的115平方米,買家就是來自金華的客戶。希望孩子以后能在杭州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