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網絡直播帶貨產業發展迅速,這其中藥品、保健品等利用虛假宣傳博取流量從而變現更是頻頻出現。
而針對醫藥領域的虛假宣傳、知假售假亂象,從中央到地方則不斷收緊監管之網。今年5月,14部委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加大對涉醫網絡直播帶貨、信息內容、傳播秩序等的監管力度,重點打擊違規變相發布醫療、藥品、醫療器械等廣告的違法違規行為,持續壓實網站平臺主體責任。8月,《北京市直播帶貨合規指引》正式實施,提出“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與藥品、醫療器械及醫療服務相混淆的用語”、“不得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變相發布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廣告”等。
對藥品、保健品的直播帶貨,一直是相關部門重點打擊的對象,為何亂象始終禁之不絕?要避免讓“麥琪啦”這類主播“滿血復活”、再度炮制所謂“神藥”忽悠消費者,需要怎樣的綜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