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舉辦的華為Mate品牌盛典上,余承東用全新的產品和戰績,給手機圈、汽車圈甚至時尚圈都帶來了不小的震撼。
此外,金句大師余承東還公開喊話“靠抄襲是沒有未來的”,甚至創造了繼“遙遙領先”之后,新的洗腦口號“強得飛起”。
在整場發布會上,有三個高潮,一個是全新華為Mate70、一個是藍寶石水晶智能手表、最后一個就是壓軸出場的就是預售價100萬元到150萬元的尊界S800。
對汽車產業來說,最令人關注的無疑是華為與江淮聯合打造的尊界,是繼比亞迪仰望系列之后,又一個沖擊百萬級市場的車型。發布會剛結束,余承東就發微博說,有朋友直接微信轉賬6萬塊,要訂3臺尊界S800。
盡管余承東只披露了部分信息,但我們仍然可以根據有限的信息去合理推斷尊界 S800的產品戰略與商業邏輯。對此,本文將深度解析。
尊界S800,強得飛起!
在華為Mate品牌盛典上,余承東興奮地宣布,鴻蒙智行累計交付突破50萬臺,并取得了新勢力銷冠、50萬元以上車型銷冠的雙冠王!
在鴻蒙智行高奏凱歌的背景下,尊界S800的亮相可以說是恰逢其時。
我們先來看余承東透露的三個信息點:
首先,尊界S800首發第二代途靈龍行平臺。
其次,尊界S800依托L3 自動駕駛架構而設計。
最后,尊界S800車長接近5.5米,且軸距超過3.3米——比紅旗國雅還長了40mm。
好,接下來,我們就根據這三個信息點,來推斷尊界S800的產品戰略。
首先,必然就是無處不在的奢華感。
我們都知道,在燃油車時代,超豪華品牌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車長超過5.5米,如勞斯萊斯幻影,5.76米;賓利慕尚,5.57米等等。
尊界S800車長接近5.5米,一方面宣告了這是一臺超豪華汽車,另一發面必然意味著超級奢華的配置、極度的舒適性和超大的空間。
除空間外,最受關注的還有尊界S800的奢華造型與內飾。
從官宣的造型來看,有尊界S800的流線型設計會從A柱延伸到D柱,包括車標和輪轂在內的,所有的logo都會閃閃發光,這簡直就是新能源時代的“豪華燈廠”。
余承東說,勞斯萊斯有星空頂,尊界S800不僅有星空頂,還有縱橫星海,而這只是尊界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就目前披露的外觀來看,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尊界S800獨特的繁星款前進氣格柵設計,只要開燈就給人星光璀璨之感,帶來了獨特的豪華辨識度;在許多小細節上,儀式感與奢華感也都拉滿了,如半隱藏式門把手上,也布置了繁星元素,開關門時繁星就會自動閃爍亮起。
其次,就是專為豪華打造的第二代途靈龍行平臺。
我們都知道,更長的車身,更大的空間,就意味著更大的設計難度,因為整車的重量會增加,如何保持車輛操控的穩定性,靈活性,如何設計得恰到好處?這對江淮和華為來說是一個難題。盡管沒有披露更多細節,但江淮董事長項興初卻在發布會現場表態:“一切為了尊界、為了尊界的一切。”
對這個全新的平臺,余承東在發布會上將其總結為“六代機理念,8S 設計標準”。所謂8S是指,超級巡航、超機動性、超級信息感知、超級隱私、天地網聯、人工智能輔助、主動防護系統和超可靠性。
我們可以適當合理推斷一下其中部分詞匯的涵義。
比如超機動性,不太會是普通的零百加速,有可能是指尊界S800的轉彎半徑。盡管越大的車轉彎越難,但搭載了后輪轉向的車轉彎卻很容易,熟悉超豪華品牌的朋友都知道,勞斯萊斯閃靈的轉彎半徑是12.7米。
另外,參照比亞迪的經驗,仰望U8有不斷刷屏的原地轉圈模式、仰望U9有令人震撼的跳舞模式,這些都是通過設計獨特的電驅結構達成的,我們可以合理推斷尊界S800也會有類似的酷炫黑科技。
又比如超級信息感知、天地網聯、人工智能輔助。
這意味著,第二代途靈龍行平臺將充分發揮華為的在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和智能域控的技術優勢,“大彩電”也好,更強悍的“語音對話”功能也罷,都會全部安排上。
最后,就是全新的L3架構設計。
我們都知道,華為在汽車產業最大的標簽,就是智能化技術。
在發布會上,余承東強調,尊界S800是鴻蒙智行產品譜系中,唯一配備全向感知的車型,這意味著,它將裝備四顆甚至更多的激光雷達,有人甚至猜測,尊界S800肯定比搶先發布的蔚來ET9在感知能力上更強大。
全新的L3架構設計,光這一信息點,我們就能合理推斷很多東西,比如我們結合尊界S800明年上半年上市這一時間點,尊界S800很可能成為華為乾崑智駕ADS 4.0的首發車型。
又比如,華為乾崑智駕ADS 4.0有沒有可能實現特斯拉FSDV11到FSDV12那樣的大跨越?
要知道,特斯拉在FSDV12版本正式采用“端到端”架構,重新定義了自動駕駛的新范式,如果推測成真,那么國內智能化競爭將從當下的“端到端”“車位到車位”一步跨入一個全新的L3范式。
中國自主品牌沖擊豪華市場的底氣
從目前的市場格局來看,中國自主品牌已經不滿足于在主流市場的市場份額了,開始把矛頭對準利潤更加豐厚的豪華乃至超豪華市場。
筆者認為,無論是比亞迪仰望系列,還是鴻蒙智行的問界M9、享界S9、尊界S800,實際上都宣告著,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作威作福,大塊吃肉,大把數錢,而自主品牌苦巴巴喝湯攢錢的日子,即將結束。
為什么筆者的信心那么足?絕不是出于純粹的信仰,而是基于扎實的商業邏輯。
首先,在汽車產業,豪華的本質不是價格,不是品牌,而是技術。
在燃油車時代,豪華、乃至超豪華的定義權掌握在外資品牌手中,如發動機、變速箱、底盤,又比如靜音的隔絕感。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德系豪華車邁巴赫,它搭載的V12發動機強悍的性能,完美地詮釋了什么是陸地游艇。
又比如勞斯萊斯做到極致的靜音隔絕感,它從輪胎、座椅到中控臺、車門、后備箱,幾乎每個零部件都采用消音材質,光隔音材料就有130公斤,于是才有了“開著勞斯萊斯以 60 英里/小時行駛時,車內最大的噪音來自于中控臺的時鐘”的廣告。
進入新能源時代以來,中國自主品牌把創新和技術的主導權從外資品牌手中搶了過來。
最典型的就是已經在豪華市場嶄露頭角的比亞迪仰望系列,它推出的六大核心技術——易四方、云輦、刀片電池、超級車身、智能座艙、智駕輔助,打響了自主品牌進軍豪華市場的第一炮,它宣告了“技術創新才是豪華的第一性原理。”
對此,筆者非常期待明年上半年尊界S800又會帶來怎樣的顛覆性技術體系。
中國人分析問題,喜歡用一個詞“大勢所趨”。沒錯,盡管新能源時代的豪華等級,豪華標準還沒有形成像燃油車時代那樣成熟,但外資品牌在豪華市場日漸萎縮,自主品牌強勢崛起的大勢已經形成,而且不可更改。
其次,就是外資豪華的品牌力,其實沒有想象中那么牢不可破。
如今,很多人提及中國自主品牌沖擊豪華市場都會提一嘴:“自主品牌力不行,人家品牌力都沉淀上百年了。”
這么說貌似很有道理,但實則是無知得可怕。
在商業世界,有一個亙古不變的理論——消費周期理論。意思是,一個消費文化代際的形成,至少需要7年。
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人22歲大學畢業,29歲結婚成家,而36歲則是剛需購房年齡平均期。從大學畢業到有能力買房,正好是2個變化周期。而每隔1到2個代際,就會形成一個強大的原生消費文化。
你看,特斯拉從2012年發布Model S到2019年在上海量產完成全球化銷售用了七年,而中國新勢力理想汽車從創立到推出放量的明星車款L系列,正好也經歷了7年。
換句話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豪華品牌,眼下,比亞迪與華為正在形成不同于燃油豪華品牌的品牌敘事與品牌影響力,他們越來越被認知高、視野寬、思維越活躍的消費者群體所接受。時間是無情的篩選器,假以時日,真就應驗了那句玩笑話:“再不努力就只能開BBA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