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漂們的成長史中,總要先經歷一番動蕩,才能找到安穩的落腳點。當大家不確定自己是否真能在北京扎下根時, 總會先試探性地與這座城市拉扯一會兒。
有人不敢長租房子,只找不收押金的短租公寓;有人把洗浴中心當作免費的大平層暫住;有人則在城市里,尋找各種能湊合一晚的地方, 比如大興機場、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都是北漂們臨時上岸的諾亞方舟。
除此以外,還有一處免費的過夜據點,一直在北京鮮為人知——24小時營業的城市圖書館。
24小時圖書館,白天是市民的自助閱讀空間,晚上則成了許多北漂的臨時住所。 和麥當勞、洗浴中心一樣,這里有熱水、Wi-Fi、免費的座位和相對安靜的環境。
但不同之處在于,圖書館里并沒有可以躺下的地方,所以在這里過夜的打工人,人均都是北漂中的卷王。他們不是為了找個地方隨便對付一宿,而是要利用夜晚的時間繼續學習或工作。
他們作息上極度自律:凌晨兩點趴在桌上小憩,早上6點洗漱完畢,繼續埋頭于書籍和屏幕前, 仿佛已經進化掉了睡眠。
如果說大興機場是北漂落地后的避風港, 那么24小時圖書館便是他們背水一戰的戰壕。
在麥當勞或洗浴中心過夜,北漂們還會吃吃宵夜、刷刷短視頻。但在24小時圖書館,抬眼望去,大家電腦屏幕里都是未完成的PPT和工作表格,桌上堆滿各種工具書。 “在班味如此濃郁的環境里,就像進了成人高考補習班,不由自主地跟著努力。”
有人說,這里是北漂們的黃埔軍校。 “哪怕再迷茫的人,熬過幾晚圖書館的夜,也能迅速找到方向,讓生活回歸正軌。”
打工人平時在麥當勞或洗浴中心過夜,總得花點錢才能算名正言順。
但在24小時圖書館,不僅可以大大方方地不消費 ,還能享受熱水、Wi-Fi、充電插座等辦公學習的剛需。“圖書館的燈光柔和、氣氛安靜, 空氣里還有淡淡的香薰氣息 ,更適合讓人放空頭腦在此休整。”
圖源:我是有痣少女
許多人剛來北京時,露宿在外時,總會有種不安全感,擔心自己會遇上失竊之類的麻煩。 但去24小時圖書館里過夜,卻十分安心。
“因為進圖書館就和進酒店一樣, 首先必須得刷身份證 ,其次圖書館內部的監控也相對完善,還有保安會24小時在附近值守。 ”
在圖書館過夜的北漂,往往是目標感最強的一群人。 他們來這里的目的,不僅僅是節約生活成本,也是想逼自己一把。
“24小時圖書館,是最接近高三教室的地方。 這里的每個細節,既是在無微不至地做好后勤,也是在變相地鞭策你。比如這里的椅子,大多都符合人體工學設計,適合長時間伏案,坐一晚上也不會腰痛。
這里理論上不允許睡覺,所以如果你白天躺在椅子上打盹, 會有工作人員前來提醒你注意影響、好好努力;但到了晚上,你就可以自行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