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致遠·青春躬耕”周末學校讀書月分享會。
深圳新聞網2024年11月28日訊(記者 江晶媛 通訊員 黃小紅 南宣)在深圳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東涌社區,有一個備受青少年及其家庭喜愛的教育品牌——“周末學校”,自2009年創辦以來,“周末學校”已成為當地青少年豐富課余生活、拓寬學習視野、培養綜合素質、完善全面發展的重要陣地。
近日,東涌社區“書香致遠·青春躬耕”周末學校讀書月分享會暨勞動實踐總結大會在大鵬新區“關心下一代青少年勞動實踐基地”舉行,大鵬新區關工委、南澳關工委和社區關工委有關負責人、“五老”代表、青少年和家長等共同參觀檢驗并體驗周末學校年度教育成果。
在室內課堂環節,社區關工委主任黃文勇為大家介紹了東涌“周末學校”的建設初心和發展情況,并圍繞“愛國、愛家、愛勞動”的主題進行了宣講,引導青少年們生動理解并踐行這三個“愛”,努力成為擔當作為的新一代青年。社區“五老”們的發言則激蕩起青少年們心中的波瀾,他們帶著在聆聽中得到的感悟,捧起書籍,以書為舟,以心為帆,共同駛向閱讀的海洋,圍繞“愛”分享樂趣和成長感悟。
“《小王子》一書讓我開始思考,生活中的美好,往往不在于那些顯而易見的繁華與喧囂,而在于那些細微之處,在于那些需要靜下心來、用心靈去觸碰的溫暖。”來自南澳中心小學五年級的林同學分享的《小王子》閱讀心得,贏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和共鳴。
室外課堂。
室外課堂則是另一番生動的和諧場景。南澳東涌片區有一處深受青少年喜愛、可在大都市中體驗農家慢生活的勞動實踐基地——“青少年農業生產實踐園地”,園地占地約2畝,是大鵬新區首個“關心下一代青少年勞動實踐基地”。
在室外課堂上,青少年們手持鋤頭、鐮刀、鏟子,在社區工作人員和家長的指導下,小心翼翼地收割甘蔗、挖掘番薯。這些作物都是由孩子們在今年三月份親手種下,經過七個月澆灌、呵護,最后親自收獲,讓他們切身感受到了勞動的艱辛與成果的來之不易,深刻感悟勤勞、責任與感恩美德。
“自從分到自己的小田地以來,我就像照顧寶貝一樣細心呵護著它。看著自己親手種植的農作物從幼苗開始慢慢茁壯成長,直至結出累累碩果,那份喜悅與成就感,比任何玩具和游戲都要來得更加真實和滿足!”南澳中心小學二年級的黃同學興奮地分享了他的勞動經歷。
活動合影。
共同參與活動的家長亦深有感觸:“‘周末學校’活動仿佛讓我們回到了童年時光,那時我們在農田里摸爬滾打,與自然親密接觸。而現在,孩子們接觸農田的機會實在太少了。今天的這些活動打破了理論教育的局限,讓孩子們在實踐中學習,在勞動中成長,非常有意義。”
據了解,經過多年的發展,東涌社區“周末學校”已從單一的課后輔導發展成為涵蓋書法、美術、籃球、舞蹈、麒麟舞、沖浪以及農業生產等多個領域的綜合教育平臺,受益青少年逾兩千人次。下一步,東涌社區將繼續聚焦育人初心,不斷創新“周末學校”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努力為青少年創造更多學習機會和發展平臺,讓周末學校成為賦能青少年成長的溫馨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