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廣汽集團正式發布商用車“135”發展戰略,錨定2030年營收300億元的發展目標,加速向智能新能源商用車轉型。當天還發布全球首款針對短倒場景正向研發的新能源重卡廣汽商用車T9,以及廣汽孵化的祺跡汽車首個規?;瘧弥邱{平臺祺跡L平臺,基于該平臺打造的首款車型祺跡Robobus L60也同步亮相。
這是廣汽集團啟動“番禺行動”三年發展計劃之后,商用車板塊首次公布行動內容,值得注意的是,新戰略發布之前,廣汽集團計劃以轉讓股權方式徹底退出廣汽比亞迪,這顯然是要進一步集中資源,提升競爭優勢,實現商用車戰略轉型。
“135”戰略劍指300億營收
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連續三個月超50%,10月份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也躍升至24.4%,正處在快速崛起的關鍵階段。此外,商用車是交通領域重要的碳排放源之一,大力發展低排放甚至零碳排放的商用車已經成為交通運輸業減碳的核心。
發布會上,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正式宣布了面向2030年廣汽商用車的“135”發展戰略,具體為:
“1”是一個目標,力爭到2030年,營收規模達300億元,成為新能源商用車行業的中堅力量。
“3”是三大引擎,打造智能制造、產業聯盟和用戶生態三大發展引擎,驅動商用車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全面發展。
“5”是五大戰略措施: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打造高效靈敏的人才隊伍。精研場景定義汽車,構建新能源商用車產品矩陣。整合廣汽的資源優勢,創新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搭建產業合作聯盟,營造共生共榮共享產業生態。立足灣區放眼全球,積極拓展國際商用車市場。
抓住新能源商用車的機遇
據了解,自2007年成立以來,廣汽日野因產品單一,未能跟上國內重卡市場的快速發展,長期經營不善。當前新能源乘用車規模迅猛發展,帶來了原材料尤其是動力電池價格大幅下降和充換電補能措施快速增加,給新能源商用車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會。而中短途運輸行業面臨新能源產品高度同質化,缺乏滿足場景的正向研發產品,缺乏軟硬一體的綜合解決方案等痛點問題。
在此背景下,廣汽集團深入研究了廣汽商用車未來發展方向,并提出向新能源商用車轉型的初步構想。這次發布的T9,是廣汽日野針對新能源重卡行業痛點,全新正向開發,通過自主研發的整車控制系統、電驅橋、集成式熱管理、智能云等技術,實測整車綜合電耗低至1.1度每公里,達到行業領先水平;通過廣汽日野自研的車云雙擎大數據平臺,通過實時任務調度、補能調度、運營監控等功能,賦能客戶實現高效運營。
依托廣汽集團上下游產業鏈生態布局,廣汽日野在金融、租賃、保險、能源、電池梯次利用等領域全方位部署,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合資經驗+自主技術+體制改革
祺跡汽車在現場發布了祺跡L平臺,以及平臺首款車型Robobus L60,據悉,Robobus L60將于2024年12月投產,搭載乘用車級線控轉向、線控制動等解決方案,具備更快的響應速度和更高的控制精度,相較傳統商用車性能顯著提升;同時率先引入熱泵空調集成式智能熱管理等先進節能技術。
基于同一智駕平臺,祺跡汽車還將陸續推出兩款衍生產品——Robotruck和Robovan。其中Robotruck T45計劃于2025年上半年投產,完全舍棄駕駛室設計,15立方米貨箱、2.1噸以上有效載荷,加上車規級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特點,是一款無人物流車;Robovan X60計劃于2026年投產,采用歐洲標準正向開發,搭載800V高壓平臺,具備更高的效率表現。
對于廣汽商用車的轉型發展,馮興亞提出三個重點。
一是發揮廣汽日野十七年高端合資重卡生產制造積累的寶貴經驗,2025年,將正式量產第一代、純電平臺的旗艦產品,未來陸續推出涵蓋純電和氫能等動力形式的重卡和輕商產品;
二是發揮廣汽在新能源三電、智能化以及能源生態領域的技術積累,為商用車賦能。廣汽集團在智能新能源領域的研發投入已超500億元,形成了彈匣電池、超級快充、夸克電驅、星靈電子電氣架構EEA3.0以及基于生成式AI的端到端智能網聯駕駛技術等國內領先的智能新能源技術,特別是打造了獨具特色的從礦到樁的能源生態,將充分賦能新能源商用車的產業化發展;
三是持續釋放體制機制創新活力。廣汽集團堅持“吃改革飯、走改革路”,推動商用車板塊率先實施了混改和員工持股,接下來還將積極推進廣汽日野引入戰略資本,打造更加市場化的競爭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