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短視頻快速發展,帶動了越來越多的朋友加入到視頻創作的領域中。不少人會說,很多網紅、大流量的片子就是手機拍出來的。但我想問問,公園那么多跳舞唱歌做直播的,有幾個恐龍姐?
雖然說內容為王,但好的創作工具能提供更高的創作上限。比方說,出色的穩定器能更加輕松運鏡,拍出動感十足的鏡頭;高動態、高寬容度、log灰片配合達芬奇等專業調色軟件能調出王家衛、昆汀那樣風格化的色彩;升格拍攝,能讓你拍出各種肉眼無法捕捉到的美妙瞬間。
內容很重要,創意很重要,但設備、硬件、專業剪輯都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以說上不封頂。單說視頻后期,首先CPU和GPU都是越高越好,尤其是顯卡,NVIDIA的CUDA通用計算能滿足達芬奇、Adobe全家桶的全面要求。存儲的話,高速M.2 SSD是必不可少,能上7000MB/s級別的別用5000MB/s。內存要不要高頻內存?當然要!
視頻編輯不僅僅需要超大容量,更需要高速。以我常用的索尼FX3電影機為例,4k60幀的原始素材,碼率就達到200Mb,也就是一秒鐘的視頻就需要占用25MB的容量,一分鐘就是1.5GB。超大容量的素材,自然就需要高速通道才能滿足。
內存不僅僅要超大容量,還得高頻率,有預算的朋友可以直接沖宏碁掠奪者DDR5 8000高頻率內存,一口氣上四條32GB的,直接128GB起步絕對舒心。
但對于預算不足的用戶,或者使用DDR4平臺的朋友,高頻率低時序的DDR4內存性價比更加出色。
開箱篇:
DDR4平臺依然有不少高性能的硬件可選,比方說12-14代酷睿,ZEN3平臺,以及性價比出色的AMD R5 5600G,都是個人用戶不錯的好選擇。
作為視頻創作者,職業攝影師,不僅僅需要高性能,可靠性也是必不可少的。要不,創作到中途,莫名其妙黑屏、重啟、死機甚至數據丟失,那樣子損失就大了。
數據真的丟失了,能重新拍攝的還好說,最怕是無法重新拍的(比方說找頂級流量戰隊采訪、拍攝,婚禮、會議一類),有或者是有嚴格合同完成時間的。
所以,個人不建議工作的機器選擇什么洋垃圾、三無品牌一類的,也不建議超頻。什么雙路E5、拆機ECC DDR3內存、庫存的服務器主板、挖礦后的顯卡和硬盤,這些我都不敢用。
我始終信任一線大品牌,說到宏碁的,大家都知道他們的整機、筆記本一類的產品。現在宏碁也有自己的內存和硬盤,估計也是為了把控整機的穩定性。
大容量內存是基礎,但頻率也是必不可少的。見過不少朋友和小型工作室為了堆內存容量,硬是把四條不同品牌、不同頻率、不同參數的內存插在同一臺電腦,這樣子只能拉到最低的DDR4 2400甚至DDR4 2133的低頻率實用,甚至還影響到整機的穩定性。
我選擇的是宏碁掠奪者Pallas凌霜 DDR4 3600,不僅僅能滿足視頻創作的需要,還能讓電競玩家、3A大作玩家有更流暢的游戲體驗。
不少電競玩家,時尚潮人都喜歡炫酷的RGB燈條,不過低調內斂的無光金屬條也是被不少朋友所喜愛,尤其是喜歡安靜思考的設計師、創作人,高冷的畫風更吸引人。
宏碁掠奪者Pallas凌霜 DDR4 3600內存采用了極具辨識度的銀色(有黑色可選)散熱馬甲,馬甲表面經過拉絲工藝處理,不僅增加了質感,還能有效提升散熱效率。
在馬甲的一側,印有醒目的 “Predator”(掠奪者)字樣,彰顯其獨特的品牌身份。
相比于低調的外觀,宏碁掠奪者Pallas凌霜 DDR4 3600內里更有看頭,采用海力士CJR顆粒,具備不錯的超頻性能,甚至不少大神超頻到4200,時序依然維持在CL18,著實讓這對宏碁條子更有可玩性和挑戰性。
平臺與兼容性:
DDR4內存對于現有平臺的兼容性還是極佳的,Intel 六代酷睿到11代酷睿均支持DDR4,但八代之前的不建議升級,因為最高僅有四核心八線程;Intel的12-14代酷睿,采用的是同一個接口,能兼容DDR4和DDR5兩種內存;AMD的銳龍平臺,從ZEN1到ZEN3,包含APU均可兼容。
不過,即使是同一代同一接口,甚至搭配不同主板,具體対內存支持還是有區別。
以比較復雜的AMD來說,ZEN1、ZEN2,也就是Ryzen 1000-3000系列,由于IMC性能不足,対高頻內存支持極差,宏碁掠奪者Pallas凌霜 DDR4 3600基本上是大材小用。
AMD方面,最推薦搭配的是現在性價比極佳的5000系列。不僅僅IMC大幅度改進,而且性能也和ZEN4差距不明顯。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ZEN3架構的APU,比方說現在不少核顯用戶推崇的AMD R5 5600G,內存最高支持是DDR4 3200,使用掠奪者DDR4 3600雖然頻率降低一點,但換來更低的時序,還是值得的。
但是,要是做視頻的話,還是NVIDIA的CUDA更有優勢,無論是視頻解碼、視頻編碼、GPU加速乃至AI應用都已經受到行業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