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最“吸睛”的手機圈的產品不是旗艦,不是機皇,更不是其他定位的產品,而是一種叫“旗艦中端機”的新形態的定位產物。
哦~不對,如果你是一個手機行業的老油條,可能會一眼洞察所謂「旗艦中端機」就算體驗再怎么好,但是本質定位絕對是不可能偏離「中端」
帶著這樣的思維相信很多人就不可能因為所謂膚淺的名稱而過度追求一個品類的產品。這一套思維方式,我常常將其稱之為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目前,只要你放眼望去整個手機市場的產品,那么就可以輕松發現「旗艦中端機」早已成為一種相對主流的定位,它的主要特點用簡單的話來描述就是「親民價位,旗艦體驗」,如果粗心的人絕對是不可能明確區別「旗艦中端機與旗艦的差異性」
確實在一段時間,我也曾認為「旗艦中端機」是攪局者,但是當反觀體驗之后發現,「旗艦中端機」的存在雖然表面肯定是攪局無疑,但是內在卻為廣泛工薪階層的消費者做出一種比較實在的事情。
這部來自榮耀品牌的手機,它被命名「榮耀X50 GT 」,從價格上看僅僅只有1878元,雖然不算特別的便宜,但是也可以稱得上定價比較合理,不過如果站在真的需要這臺手機的工薪階層的想法上考慮的話,結合綜合功能體驗,確實這臺手機真的算“白菜價”了。
結合價格和功能體驗上看,這款產品無疑帶有一些「攪局者」的嫌疑,不過從深層角度來看也印證了在茫茫手機市場,還是有一些品牌可以真誠的為工薪族考慮,愿意為工薪黨的有限預算做出比較實質的事情,從這一層面上看,像「榮耀X50 GT 」這種同價位的手機確實值得點贊,廣義上看也為了手機市場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圖來自網絡
外觀設計方面:「榮耀X50 GT 」,總體給我的感覺就是偏于傳統且保守的樣式,在后置攝像頭位置采用圓形樣式,雖然有跟風與模仿嫌疑,但是這樣的造型會讓人不禁聯想起「小米當時宣傳的金屬材質的廣告」,雖然該機后置攝像頭的邊緣不是金屬,但是一眼給人感覺確實很有金屬的既視感
同時在機身的正面沒有什么太過給人視覺上難受的感覺,一整塊屏幕完全可以讓人有一種視覺無死角的沖擊,至于視覺震撼「這是因人而異的」,我在這就不多說了。
配置參數方面:你永遠要清楚一個根源,不管是榮耀手機「只要獨立之后的」,那么它的準確定位只有兩個字「影音」,所以「榮耀X50 GT 」也不可能偏離「影音」二字,透過“影音”來反觀「榮榮耀X50 GT 」的配置,我們只需要在意幾個方面,其一屏幕、其二續航、其三拍照、其四揚聲器,就基本可以了
但是在以上四個方面之后,我們還要看一眼這臺手機的處理器,注意處理器并非是性能有多極致,因為「榮耀X50 GT 」的價格不足2000元,它的定位是中端為本質,所以此處的處理器只需要在意「功耗穩」即可,總體如果要讓我總結「榮耀X50 GT 」到底是怎么樣的手機?
我只想給予一句話的總結,那就是不管是外觀設計、功能設計還是性能設計都為了大大提升總體的實用性,欲問更深層的東西「那么所謂的實用性是本以影音為主生發出來的」。這是一個關鍵,更是一個本質。
圖來自網絡
另外!有兩個方面可以算得上是榮耀X50 GT 比較足的優勢,其一續航方面采用5800毫安的電池,其二就是蒼穹散熱系統和靈龍觸控引擎,尤其是5800毫安的電池,我認為在未來手機市場或許會形成模仿。這就是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