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上汽再聯手 聯合“打怪”辟新路](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521/09260120560.jpg)
5月20日,在素有“世界會客廳”與上海“人民大會堂”之稱的上海北外灘國客中心,上汽集團與奧迪品牌正式宣布雙方合作邁入全新臺階:奧迪將與上汽集團聯合開發專注中國市場的全新平臺——“智能數字平臺(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并基于該平臺打造全新一代高端智能網聯車型。
此次發布會上,上汽集團總裁王曉秋,上汽奧迪聯合項目首任CEO宋斐明(Fermín Soneira),上汽集團總工程師祖似杰,上汽大眾總經理賈健旭等重量級領導一一出席。其中,來自奧迪的宋斐明在發布會上官宣新職位,未來將成為推動合作落地的“第一負責人”。對于上汽和奧迪雙方來說,一個充滿冒險同時又蘊含機會的新時代,已經揭開序幕。這一次,上汽站到了“技術反哺外方合資伙伴”的時代前沿,而奧迪則打破陳規,聯手中方合作伙伴一起展開一場“突破科技 啟迪未來”的時間競逐。
二者再次攜手合作的結晶,將在2025年如期而至。
基于雙方聯手開發的全新一代純電智能數字平臺,上汽奧迪將陸續量產三款覆蓋B/C級的純電豪華汽車。這意味著,奧迪品牌全新車型的開發周期,從以往燃油車時代的6-7年縮短到30個月,以趕上瞬息萬變的中國市場。
“今天的官宣相當于結婚領證,但在此之前我們已經磨合了一年多時間,這有點像結婚前談戀愛的過程。”上汽大眾總經理賈健旭在簽約當天下午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調侃道,雙方在磨合期間達成的戰略一致包括:第一,必須堅守奧迪品牌豪華品質和基因,這是基礎和前提;第二,通過串并聯開發模式,盡可能加快產品開發流程縮短新車開發周期;第三,要構建數字化平臺協同全球研發的效能。
新平臺與智己無關,系雙方聯手打造
據官方介紹,基于這一智能數字平臺打造的首批車型將是三款純電動車型,覆蓋B級車和C級車細分市場。同時,雙方深化合作所鎖定的目標也十分明顯——向高端純電市場發起挑戰。這一決策的基礎,是上汽大眾大眾品牌ID.系列不錯的銷量。
如今,該細分車系已經成為合資品牌中首個在純電市場破局的先行者。
據官方通報的信息,上汽+奧迪的技術合作模式,將使奧迪產品開發周期大幅縮短超過30%,其首款車型將于2025年上市。這與此前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博穆(Oliver Blume)透露的“雙方合作車型將于2026年推出”相比有所提前,可見雙方合作進展推進非常順利。
![奧迪上汽再聯手 聯合“打怪”辟新路](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521/0926012J41.jpg)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此前網絡盛傳“奧迪采用智己平臺開發全新電動車”的說法,也首次得到官方厘清。據賈健旭介紹,此次雙方聯合開發的智能數字平臺是全新的純電豪華平臺,不是上汽自研且已經應用到智己汽車上的“星云架構”,雙方聯手打造的新平臺瞄準智能純電時代的“出行伴侶”,一臺有感情會交互能與用戶交流的足夠聰明的電動車。
這也更進一步證明了上汽與奧迪合作的創新精神與誠意。賈健旭還透露,4天之后上汽大眾在安亭的一座非常具有代表意義的舊工廠就將迎來全面升級,成為新的智能電動車工廠,首款車型就是今天簽約的合作項目的產品。
而在上汽集團王曉秋的發言中,則特別提到了早在1980年,上汽與奧迪就已經因奧迪100的生產在安亭工廠結緣的故事,也進一步強調了上汽與奧迪將在未來共同推動上汽奧迪夯實“豪華新勢力”品牌標簽,此次合作也有助于未來中德雙方建立更廣泛、更深入的合資合作關系。
在雙方為什么合作這一問題上,賈健旭無不自豪地表示:“所有最好電動化零部件公司都在中國,最快速的技術迭代在中國,中國消費者對于智能電動車‘第三空間’需求最迫切。因此,奧迪提出一款新車開發周期縮短至30個月的目標,只有在中國能完成。”
![奧迪上汽再聯手 聯合“打怪”辟新路](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521/09260114942.jpg)
步入合資新時代,上汽奧迪“美美與共”
對于奧迪品牌而言,與上汽開發全新平臺這一合作的重要性并不輸給與上汽初次建立合作推出上汽奧迪品牌,這不僅令奧迪成為了首個與中國本土汽車企業進行純電架構開發與智能駕駛深度合作的豪華品牌,也讓“在中國,為中國”的本土化戰略實現了新階段的跨越。
而從技術角度來說,相比向上汽大眾馳援的PHEV插電混動技術,上汽在此次合作中能為奧迪在純電、智能化領域提供更多技術和生態支撐,不僅能夠迅速彌補奧迪在智能化上的短板,而且還有助于奧迪品牌進一步融入根植于中國市場的數字化生態,保持競爭力。
“上汽在這個新能源合作中扮演橋梁的作用,這個橋梁連接兩個東西,一個是中國電動車產業鏈和供應鏈生態,一個是連接智能化產業鏈和供應鏈生態,這兩個東西都是在中國電動車市場發展電動化的核心資源。“賈健旭如是說。
![奧迪上汽再聯手 聯合“打怪”辟新路](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521/09260120043.jpg)
此外,關于奧迪與上汽之間的合作,雙方所期待的也并非只是提升效率。
迅速推出產品打造聲量是目的之一,以長線思維來運營該項目,則是這項合作能夠走得更遠的必選項。尤其是上汽方面,對于合資項目的規劃并不僅僅著眼于品牌本身,而是已經納入了整個集團發展的大框架中。
就在不久前北京車展的專訪中,賈健旭曾對上汽大眾發起的ID.系列保值回購進行戰略上的闡釋,在他看來,這也是在為上汽奧迪后續的產品發展鋪路:“年輕人成長空間一定很大,做了經理,車當然也要升級,不久后就要換奧迪了,這是很好的機會。”
而對于上汽奧迪來說,能夠在成立僅三年的時間里就獲得來自合資雙方新的重磅項目引入,無疑也是品牌發展的重要機遇所在。相比市場中的老玩家,這個年輕的合資品牌還需要更多時間繼續成長,但也正因年輕,才讓它的成長方式有了更多可能,加之雙方重磅資源的注入,無疑讓未來該品牌的新產品擁有了更多的競爭力和期待值。
南北奧迪的平臺之爭,已在所難免?
由于此次雙方合作重點是新平臺,所以難免被外界拿來與一汽奧迪所使用的PPE平臺進行對比。面對雙方產品是否會產生內部競爭問題,項目負責人宋斐明直言:“競爭不會發生在內部,會做到產品差異化細分。如果要有競爭,我們希望是聯合(編者注:奧迪一汽)起來針對外部的競爭。”
![奧迪上汽再聯手 聯合“打怪”辟新路](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521/0926025F84.png)
對此,賈健旭則表示:“中國消費者是最挑剔的,如何在既能滿足全球用戶需求,又能讓中國消費者驚喜的產品,這是奧迪與上汽聯合研發產品的核心訴求。”從產品研發的角度來看,此次合作計劃的產品與”北奧迪”之間也有著明顯的差異化,言下之意“南北”奧迪互相去“卷”沒有意義。
盡管上汽方面明確表態不希望看到雙方競爭,但從實際產品層面來看,在北京車展上重磅亮相的奧迪Q6L e-tron與上汽奧迪新平臺規劃的車型在定位上存在相近之處,未來隨著雙方平臺所推出的車型進一步完善,也必將會在價格和定位上產生重疊。分析人士指出,屆時南北奧迪也可能不得不面臨“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局面。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對于奧迪以及兩家合資品牌在中國的發展來說,這種競爭其實更能體現出“利大于弊”的效果,尤其是對于坐鎮德國總部的奧迪而言。
有業內資深人士分析稱:“目前奔馳、寶馬在華都只有一種方案,就是用自己的全球化技術和架構,結合中國市場的優勢資源和技術在中國市場競爭,但奧迪如今等于已經擁有了自己的‘Plan B’,不管是奧迪一汽的‘全球平臺’方案還是上汽奧迪‘中國定制’方案成功,只要一方贏了最后都是奧迪贏,這樣的打法其實是更聰明的。”
此外,從上汽與奧迪此次項目的合作“一把手”的選擇上,也可以看出奧迪在新能源時代對合作節奏的把控依舊占據主動權。
此次聯合項目的負責人宋斐明來自德方,據介紹,這位項目負責人將在開發過程中擁有“一票否決權”,包括對上汽智能化生態的引入和合作。綜合來看,正如此次合作的主題所描述的一樣,“美美與共”的前提是各司其職,找到合作中自身不可取代的核心優勢和獲益點。從上汽與奧迪目前的表態中,雙方對這兩點都有著清楚的認知,這也讓二者的合作在未來展現出了更多可能性,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