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進新能源及裝備產業聚合發展
本報訊(記者郭文靜 通訊員任金濤)日前,市發改委印發《邢臺市新型能源強市規劃(2024—2026年)》,提出將重點實施大規模開發新能源、推進裝備產業鏈發展、拓展新能源應用場景、培育提升發展能力四項重點工作,逐步形成“投資大、產業強、應用場景廣”的新型能源強市發展格局。
根據規劃,到2026年,我市能源結構將持續優化,新能源電力裝機占比提升至77.5%,構建起以風電、光伏、氫能、儲能為核心的新能源裝備產業集群,新能源裝備產值突破600億元。
在大規模開發新能源方面,我市推動風、光等新能源開發規模化、系統化發展,優先選擇綜合實力強、經營業績好、技術水平高、社會貢獻大、誠信記錄優、具備產業帶動效應的頭部企業配置新能源項目。
我市將著力推進新能源裝備產業鏈發展,在風電裝備產業發展方面,充分發揮金風科技等重點企業帶動作用,盡快建設產業體系。光伏裝備產業主要布局在市經開區和寧晉,兩地將借力京津科技人才優勢,加快培育建設產業急需的高能級創新平臺。在儲能裝備產業方面,引導和支持邢東鋰電、超威公司、納科諾爾有針對性提升技術水平。
此外,在氫能裝備產業方面,抓住中船氫能裝備制造基地落地契機,推動產氫、加氫、運氫各環節裝備研制能力。在新能源商用汽車產業方面,以氫電醇商用汽車推廣為突破口,重點推進一批新能源汽車項目,培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
我市將不斷拓展新能源應用場景,依托運營商建設實體充電網絡,提供高質量充電服務體驗。圍繞各縣(市、區)主要商圈、交通樞紐、辦公區、居住區、休閑中心、工業中心建設超快充,打造城市5分鐘超充圈;圍繞主要鄉鎮建設超快充,打造鎮村20分鐘充電圈,實現街道鄉鎮全覆蓋;圍繞邢臺高速、國省“四橫七縱”主要交通路網,在運營中高速公路服務區(不含停車區)實現超快充站全覆蓋,逐步將我市打造成為京津冀地區超充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