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車大勢已去的危急關頭,埃安挑起了廣汽集團銷量增長的重擔,一舉成為“救世主”。然而進入2024年,這個“救世主”卻遭遇當頭一棒,同時也帶累了廣汽集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 廣汽集團救世主
合資車時代,廣汽集團緊抱著豐田、本田等大腿,依靠廣汽豐田、廣汽本田等合資品牌賺得盆滿缽滿。然而,如今合資品牌被國產汽車打得節節敗退,廣汽集團的合資車業務也連連受挫,甚至集體崩盤。廣汽菲克、廣汽謳歌、廣汽三菱三大合資公司,陷入“死走逃亡傷”的困境,就連一向堅挺的廣汽豐田、廣汽本田,也都撐不住了,銷量持續下跌,2023年同比分別下滑13.66%、5.47%,再也無法支撐廣汽集團的未來。
關鍵時刻,廣汽自主品牌扛起了大旗,尤其是新能源品牌埃安,成了集團的“救世主”。2023年,廣乘(傳祺)熱銷40多萬臺,同比上漲12.12%。同期埃安大賣48萬臺,暴漲77.02%,以遙遙領先的姿態,穩居新勢力銷冠寶座。在整個新能源市場也僅次于比亞迪和特斯拉,高居第三名。自成立以來,埃安年銷量幾乎每年翻一番,成了廣汽集團銷量增量的“扛把子”,也也是廣汽集團走進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希望所在。
2. 銷量暴跌47.94%
可是今年以來,埃安銷量暴漲的局面一去不復返,而且還陷入不增反降的泥潭,失去了往日的生猛氣勢。廣汽集團銷量快報顯示,今年4月份埃安銷量為21350臺,相較于去年同期的41012臺,斷崖式暴跌47.94%;今年前四個月累計銷量70217臺,相較于去年同期的119329臺,大幅下跌41.16%,這也導致廣汽集團整體銷量下滑24.28%。與此同時,埃安品牌向上的子品牌昊鉑同樣發展乏力,月均銷量只有一千臺左右,至今累計下來萬臺左右,市場存在感很低。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85萬臺,同比上漲33.5%;今年前四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252萬臺,同比增長34.4%。顯而易見,埃安不僅沒有跑贏大市,陷入負增長的泥潭,而且下滑幅度非常大,實在令人擔憂其發展后勁。整體銷量不增反降,品牌向上戰略受挫,埃安正處于瓶頸時刻。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愈發白熱化,行業進入深度洗牌期,埃安必須要加油了。
3. IPO上市遙遙無期
埃安為何遭遇銷量增長瓶頸?原因很多,有分析認為主要是以下兩個原因:首先,埃安受到了車市“價格戰”的強烈沖擊。開年以來,比亞迪連續推出多款榮耀版車型,例如一口氣降至7.98萬元的秦等車型,從而引發一輪大規模降價潮,五菱、啟源、哪吒、吉利等車紛紛跟進,價格戰硝煙彌漫。埃安深耕10萬-15萬價格區間的主銷車型AION S和AION Y,均在比亞迪等大打價格戰車企的射程范圍之內,自然會被炮火所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