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滄海一粟,中國現代化汽車行業卻經歷了數輪潮起潮落,而上汽大眾始終站立潮頭?;仡欀袊嚢l展40年,我們發現,每一次行業變革都少不了上汽大眾的身影,其產品和品質已成為行業標桿,40年來融入了2800萬“大眾”的家庭,當之無愧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大眾品牌。
初見——大眾品質
相信老一輩人都記得當年風靡大江南北的廣告詞:擁有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桑塔納的出現,代表了一個時代的開始,汽車走進家庭。后來不斷有車主曬出50萬公里無大修,修理廠抱怨桑塔納毛病少,掙不了錢,讓消費者切身感受到什么叫“大眾品質”。桑塔納一度占據中國轎車市場60%以上的份額,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征。
大眾品質是如何打造的,筆者當年在朗逸寧波工廠曾親眼見證,除了用料足(這是大家認為大眾車皮實的主要原因),工藝先進(生產線技術和德國同步),產品檢測也是遠超行業標準,一般生產線下來最后一道工序是密封測試,通常是淋雨檢測,而朗逸是噴霧,能完全隔絕霧氣才算合格,所以朗逸常年穩坐A級車冠軍寶座,超越同級的品質才是關鍵。
登頂——“黃金動力組合”
每一次技術突破,都能引發行業變革,2007年,大眾汽車啟動了“動力總成”戰略和“奧林匹克”計劃,推出了廣受關注的“TSI+DSG”黃金動力組合,其技術亮點在于,將性能與油耗這兩個在整車動力技術領域中相悖的指標完美整合,“TSI”獨特的缸內直噴技術顯著提高動力的同時還能大幅降低油耗,以一臺當時可謂“賣瘋了”的搭載1.4TSI發動機的朗逸為例,油耗僅在百公里5升左右,堪比油電混動,而動力則比肩當時的2.0L自吸轎車。由于黃金動力組合的加持,也帶動途觀、帕薩特一騎絕塵,成為細分市場的風向標。
“黃金動力組合”的引入,不僅迅速建立了大眾的技術標簽——高性能、低油耗,也推動了整個大眾在中國市場全面的產品升級。甚至可以說,TSI+DSG的“黃金動力組合”是大眾過去十數年在中國市場奠定領先地位的核心技術。
破局——油電同智
新能源浪潮下,燃油車突圍的方向在哪里?上汽大眾給出了答案:油電同智。雖然電動車已經占據半壁江山,但燃油車舒適的駕乘感受也是很難替代的。智能化是燃油車的痛點,因為燃油車主同樣具有智能化的需求,從途觀L Pro開始,上汽大眾向市場傳遞了一個新理念,油車也可以像電車一樣聰明。
星星之火,一落入市場就迅速燎原起來,引入“油電同智”的帕薩特,今年10月賣了2萬多輛,引發市場的熱議和反思,作為“油電同智”的引領者,上汽大眾正在以己身作表率,為整個燃油車行業指明破局的陣眼。
未來——ID即“IP”
如今,上汽大眾ID.家族銷量幾乎每個月都能破萬,在合資車企賽道上穩居銷量冠軍寶座。
隨著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化技術的興起,上汽大眾ID家族已然站穩合資純電第一陣營。ID系列車型不僅代表了上汽大眾在電動化轉型道路上的決心,也是其未來發展的重要推動力。ID系列車型的推出,不僅滿足了新時代消費者對環保、智能化的需求,也為上汽大眾在全球汽車產業變革中搶占了先機,成為上汽大眾在未來中國汽車市場中的新“IP”
寄望:再見少年拉滿弓,不懼歲月不懼風!用這句話來形容上汽大眾40年再合適不過。
展望未來,希望上汽大眾繼續以其深厚的品牌底蘊和技術創新,引領中國乃至全球汽車行業的發展。我們期待上汽大眾在智能電動時代能夠繼續砥礪前行,開啟下一個40年的新篇章,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