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底部信號明確,政策引導+市場化出清驅動周期拐點向上
24年行業基本面持續下行,Q3價格底部企穩,盈利能力環比改善。國內多部門多次表態彰顯對光伏產業的高度重視,供需政策有望逐漸落地;海外非歐美市場光伏裝機保持高速增長,美聯儲降息有望驅動歐美需求保持較高增速,全球光伏中長期高景氣延續。短期政策引導與市場化手段或將加速供給側出清速度,行業供需錯配有望逐季改善,產業鏈價格和盈利有望恢復至合理水平,啟動新一輪向上周期。建議關注:1)具備新技術屬性的顆粒硅、新電池技術代表廠商;2)政策與市場化推動供需反轉、估值相對低位的一體化及輔材龍頭;3)出海美國領先企業。
國內供需政策共振,非歐美市場高景氣
國內頂層部門與行業協會多次發表觀點或出臺政策,有望引導光伏供需格局改善。1)供給端: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國家能源局表示合理引導光伏上游產能建設和釋放,光伏行業協會組織防止行業“反內卷”座談會,并表示光伏組件低于成本投標中標涉嫌違法,有望加強供給側約束。2)需求端:能源法正式出臺,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發布《關于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的指導意見》,有望提振光伏裝機需求。歐美啟動降息周期,有望驅動光伏裝機保持較高增速。非歐美市場延續高景氣,印度、巴西、中東等地需求強勁。我們預計24-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520/600GW,同比+27%/+15%。
盈利底部已現,靜待供給優化
24年以來產業鏈價格持續下跌,已擊穿部分頭部企業現金成本,行業盈利水平處于底部區間。Q3光伏行業凈利潤環比改善,主要系價格底部磨底使得存貨減值損失環比減少。政策指引限制低端產能擴張,企業融資渠道受限,持續縮減資本開支,多個新投產能宣布終止或延期生產,各環節開工率持續下跌,不斷有企業出現經營困難并破產重組。我們從啟停成本、行業格局、成本曲線等角度分析,認為硅料、電池、玻璃環節或率先實現產能出清,25H1有望出現部分領先企業產能退出,供給側改革有望驅動行業加速出清。
看好顆粒硅、電池新技術,出海美國企業有望享受高溢價
1)顆粒硅:成本優勢明顯,產品品質持續提升,各地取消優惠電價背景下,顆粒硅經濟性顯著,下游認可度持續提升。2)電池:TOPCon成為行業主流,0BB/疊柵等技術推動效率持續提升;HJT導入0BB、銀包銅等降本措施,盈利能力持續優化;BC量產效率持續突破,產業化有望加速;鈣鈦礦GW級產線有望啟動。3)美國市場:具備美國本土產能和渠道優勢的企業有望享受美國市場高溢價紅利,疊加IRA補貼,有望抬高整體利潤率水平。
展望2025:政策引導與市場化出清驅動行業周期拐點向上
供給側政策持續落地,有望驅動產業鏈價格企穩回升。自光伏行業協會公布一體化組件含稅生產成本為0.68元/W后,頭部組件企業報價上升,能源集團亦抵制低于成本價的報價入圍。二三線企業或將面臨訂單下降,有望加速供給側出清速度,行業供需錯配有望逐季改善,產業鏈價格和盈利有望恢復至合理水平,啟動新一輪向上周期。建議關注:1)具備新技術屬性的顆粒硅、新電池技術代表廠商;2)政策與市場化推動供需反轉、估值相對低位的一體化及輔材龍頭;3)出海美國領先企業。
風險提示:光伏需求不及預期,新技術研發速度不及預期。
國內供需政策共振,非歐美市場高景氣
需求側高景氣延續,新興市場表現亮眼
國內新增裝機保持較快增長,組件招標增速趨緩。新增裝機方面,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4年1-9月國內光伏新增裝機160.88GW,同比+24.77%,其中9月新增裝機20.89GW,同/環比+32.38%/26.91%。組件招標方面,根據集邦咨詢統計,24年1-10月國內組件招標212.2GW,同比+6.15%,其中10月招標15.1GW,同/環比-40%/+16%。國內光伏需求旺盛,有望在去年高基數上保持增長,但考慮到招標量增速趨緩,疊加光伏市場化交易或將增加電站收益率不確定性,我們預計24/25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250/270GW,同比+15%/+8%。
組件出口保持較高增速,巴西、中東表現亮眼。根據蓋錫咨詢,24年1-9月國內組件出口188.92GW,同比+29%,其中9月組件出口17.64GW,同比+5%,環比-14%,環比下降主要受發貨節奏和臺風天氣影響。分區域來看,9月出口歐洲組件6.21GW,同/環比-2%/-22%,主要系前期累庫較高所致;新興市場需求旺盛,9月組件出口巴西1.75GW,同/環比+2%/+1%,出口中東2.81GW,同/環比+121%/+3%,出口印度0.99GW,同/環比-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