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聚焦·電動化
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即將開工
近日,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建設項目獲發施工許可證,這意味著特斯拉在美國本土以外的首個儲能超級工廠項目即將開工。據悉,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計劃于今年5月開工,并于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量產。
特斯拉德國工廠擴建獲批
5月16日,特斯拉德國工廠的擴建計劃獲得了當地議會的批準,但該計劃此前遭到了抗議。不過,在開始擴建之前,特斯拉還必須獲得當地環保部門的批準。
特斯拉美國銷量連跌兩月
相關數據顯示,3月份,特斯拉在美國的注冊量為50,474輛,同比下降12%,連續第二個月同比下降,市場份額也從去年同期的61.5%降至52.4%。相比之下,同期美國電動汽車總注冊量同比增長3.8%,達到96,385輛。
豐田在泰國測試新型電動皮卡
5月16日,豐田汽車的高管表示,該公司正在測試新款純電動皮卡Hilux,以評估其在不同條件下的性能,該公司準備于2025年底前在泰國生產這款車。
本田擬投10萬億日元發展電動車
本田計劃在純電動車2030年全面普及前的10年間,投入約10萬億日元的資源。其中,軟件定義汽車相關研發支出約2萬億日元,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市場為構建純電動車綜合價值鏈所需投資與出資等約2萬億日元,下一代純電動車專用工廠等生產領域、二輪電動化相關費用、汽車新車型研發支出、模具投資等產品制造相關費用共計約6萬億日元。
本田計劃投放7款純電車型
本田預計到2030年在全球投放7款“Honda 0系列”全球化純電動車主力車型,覆蓋大中小各類車型。使用可更換式電池推進電動化,2025財年內在日本推出配備四個可更換式電池的超小型移動工具。
馬恒達投14.4億美元發展電動汽車
5月16日,馬恒達表示,盡管該公司目前也在密切關注混合動力技術,但未來三年將在其電動汽車部門投資14.4億美元,以促進增長。據悉,馬恒達計劃明年推出一系列新的電動汽車。
02 聚焦·智能化
日本車企將合作開發汽車軟件
應日本經濟產業省的呼吁,豐田汽車、日產汽車、本田汽車和其他日本主要汽車制造商將共同開發下一代汽車的軟件,匯集他們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半導體等領域的專業知識,希望在激烈的數字化競爭中降低開發成本。
03 聚焦·供應鏈
福特要求供應商降本
相關備忘錄顯示,福特汽車已要求其電動汽車供應商降低成本,以支持盈利能力。福特首席供應鏈官Liz Door在備忘錄中表示:“我們能夠為客戶提供負擔得起的電動汽車產品,這符合我們的最大利益。為了確??韶摀裕覀兊漠a品組合必須進一步提高材料成本效率。”
本田欲降低電池成本
本田計劃以電池為核心構建垂直一體化價值鏈,到2030年,力爭北美地區的電池采購成本在現有基礎上降低20%以上,生產成本降低35%,形成具有競爭力的事業結構,預計可滿足約200萬輛純電動車的生產計劃。
通用與LG新能源達成和解協議
通用汽車與韓國電池供應商LG新能源達成了一項1.5億美元的和解協議,此前因LG新能源電池缺陷而被召回的雪佛蘭Bolt電動車的車主將獲得最高1400美元的賠償。
海斯坦普一季度營收下滑
今年第一季度,海斯坦普的營業額為30.49億歐元,同比下跌3%;息稅前利潤為1.35億歐元,下跌近22%;凈利潤從去年同期的8,000萬歐元下跌至5,500萬歐元。
利納馬公布一季度財報
得益于汽車零部件銷量從去年同期的低迷中反彈以及最近的收購,利納馬第一季度整體營收同比增長18.7%,達到27.2億加元(約合20億美元),創下新高;營業利潤增長38.7%,達到1.968億美元。
04 聚焦·產經政策
菲律賓延長電動汽車零關稅政策
菲律賓政府經濟委員會在5月16日表示,菲律賓已將電動汽車及零部件的零關稅政策延長至2028年,以使該國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并推動其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
白宮顧問:中國出口擴大或損害美國利益
5月16日,美國白宮國家經濟顧問Lael Brainard表示,中國的工業產能和某些行業的出口規模如此之大,可能會對美國工人造成不利影響,破壞基于市場的創新和競爭以及美國供應鏈的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