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蔚來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
今年三季度,蔚來共交付新車61855輛(樂道832輛),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1.6%;三季度營收為186.7億元,同比下降2.1%;整車毛利率達到13.1%,同比增長0.9個百分點。
同時,凈虧損高達50.597億元,同比上升11%,環比下降0.3%。但好在,本季度自由現金流轉正,現金儲備也高達422億元。
蔚來花錢多,早已不是新鮮事。去年二季度,蔚來曾創下單季虧損超60億元的新紀錄。這也是蔚來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經常被人“看空”的主要原因。
不過,至少從目前來看,蔚來沒有“省錢計劃”。三季度,蔚來研發投入高達33.2億元,遠超另外兩家新勢力理想與小鵬。同時,考慮到樂道新產品、新門店,手機、芯片等業務的推進,換電站“縣縣通”計劃等問題,蔚來之后的投入或許也很難減少。
在財報電話會上,蔚來CEO李斌也給出了最新的目標:2025年實現100%的銷量增長,年銷量約45萬輛,2026年實現盈利。
能否達成這一目標,可能重點要看樂道與即將發布的蔚來第三品牌螢火蟲的表現了。
不省錢,底氣在哪?
今年,又有多個新勢力品牌陷入財務危機,倒在“黎明前”。其他新勢力也似乎感受到了這波“寒意”,甚至就連理想這樣已經實現盈利的,都在控制支出。
但蔚來除了換電站建設相比此前略有放緩,在其他地方的投入一點都沒少。
有一些錢,的確省不下來。5月,蔚來第二品牌樂道及首款車型樂道L60正式發布,盡管樂道與蔚來可共享部分換電站及服務中心,但銷售渠道仍然是獨立一套系統,樂道計劃在今年年底建成超過300家門店,覆蓋80個城市,這筆投入必不可少。
此外,樂道汽車總裁艾鐵成前段時間還在微博上表示,2025年樂道還會有兩款新車上市。此外,前段時間還有外媒報道稱,蔚來第三品牌螢火蟲將在海外推出增程版車型。因此,對于新車的研發投入,也是必不可少。
在7月的蔚來科技創新日上,新款NIO Phone如期而至,并且蔚來還公布了自研智駕芯片的最新進展。而有不少觀點認為,造手機、造芯片對于目前的蔚來來說,并不是必要的。
當然,蔚來之所以并不打算開源節流,是有底氣在。
從資產方面來看,截至三季度末,蔚來現金儲備雖然高達422億元,但其應付款也超過300億元,同時還有約200億元左右的長、短期借款。整體來看,資金情況依舊比較緊張。
即便長期處于虧損狀態,并已燒掉千億,但蔚來還能屹立不倒,最根本的底氣在于蔚來的“造血能力”夠強。今年9月29日,蔚來發布公告稱,蔚來中國收到三家國資股東33億元的增資,盡管這筆錢還不夠補充蔚來單季度的虧損,但國資的態度至少能為蔚來的前景以及今后的融資“加分”。此外,在去年12月底,蔚來還收到了來自中東的CYVN的22億美元戰略性股權投資。
無論是堅持走純電路線,還是蔚來獨特的換電模式,都注定了蔚來的發展會是一場長跑。而資本市場也用行動給予了蔚來商業模式上的肯定。
當然,目前人們最為關心的,便是蔚來的長跑何時才能收尾或是看到終點。而李斌給出的答案是2026年。
“向下”是唯一出路
從今年年初,比亞迪推出“油電同價”的7.98萬元秦PLUS DM-i榮耀版開始,就已經為今年定下了“向下”的主基調。對于絕大多數車企而言,想要在今年取得好成績,必須考慮在價格上往下走,而不是往上爬。
從理想、小鵬另外兩家新勢力來看,三季度,理想汽車單車均價為27萬元,去年同期為31.98萬元,同比下降15%,而造成這一原因的,一方面是理想L8、L9兩款高端產品受問界沖擊,銷量有所下滑;另一方面則是價格更低的理想L6及時出現,填補了銷量上的空缺,成為目前理想最熱賣的車型,從整體來看,雖然理想車單價、單車利潤都有所下降,但以量取勝依舊讓理想能維持盈利。
小鵬則在今年下半年接連推出兩款爆款車型。一個是九月上市的MONA M03,一款起售價僅為11.98萬元的A級純電轎車;另一個則是11月上市的小鵬P7+,一款起售價為18.68萬元的C級純電轎車。更高的性價比也令這兩款車都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小鵬正忙于擴產以提高交付速度。
而蔚來也在今年進一步完成自己的“向下”計劃。目前,樂道已經開始交付,但目前還處于產能爬坡狀態,因此樂道的真實實力還是個未知數;第三品牌firefly螢火蟲將于年底的NIO Day 2024上正式發布,預計首款產品將會是一款10萬級的精品小車。此外,李斌也曾在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螢火蟲將會于蔚來共享銷售渠道,這也就意味著螢火蟲的前期成本會相比樂道更少,推進速度也會更快。
考慮到李斌提出的“2025年銷量翻倍,2026年實現盈利”的目標,蔚來的增長點,必將依靠樂道與螢火蟲這兩個子品牌。
除樂道L60外,2025年還將會迎來樂道一款六座/七座旗艦SUV和一款大五座SUV,加上下個月即將亮相的螢火蟲,只要另外三款新車不要來得太晚,那么單車月均5000至10000輛,再加上蔚來品牌的銷量,便可實現李斌提出的2025銷量目標。
屆時,也自然會看見蔚來扭虧為盈的曙光。
寫在最后
就如同“教張小龍做微信”一樣,在網上,也有不少人喜歡教李斌造車。
一方面,這說明李斌很平易近人,經常看他直播的熱人應該都會認同這一點;但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蔚來十年尚未實現扭虧為盈,再加上獨特的商業模式,引發了不小的非議。
要知道,蔚來有太多“特立獨行”的選擇。例如獨特的換電模式,有如此規模的全球僅此一家;堅持做高端純電,雖然今年前三季度已經占據中國30萬元以上純電汽車40%市場份額,但考慮到總量,這一數字也無法支持蔚來盈利,但就在不少車企開始入局混動、增程之時,蔚來依舊堅持純電。
但長期主義者,往往都會伴隨諸多非議。
隨著樂道、螢火蟲兩大品牌發布,以及換電聯盟、NIO POWER獨立融資等計劃的推進,蔚來的商業版圖逐漸呈現出“完全體”狀態。蔚來的長期主義,是否選對了路,答案也會在不久的將來正式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