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遺產,我們經常會想到為了老人留下來的遺產跑了不知道多少個部門才好不容易將錢從銀行里把錢提取出來的場景。
根據之前的規定,存款超過一萬的想要將錢取出就要先進行公證,并在開具了相關材料之后才能夠去銀行把這些錢給提取出來。
不僅如此,想要開具公證證明還需要繳納公證費,雖然說這筆錢并不是很多,但光是開具一份材料就要花這些錢,還是會讓一些人感到不劃算。
但是在2024年,銀行新規的出現卻讓死者的存款不用再看銀行的臉色,那么這一新規到底是什么,死者留下的遺產,真的能夠順利取出了嗎?
存錢容易,取錢難
許多中年人和老人都有把錢存在銀行里的習慣。當我們去銀行存錢的時候,只需要把錢放進ATM機或者是交給工作人員,就能夠在短時間內將錢存入銀行。
但世間總有意外,如果說存錢的人發生意外,那么后代想要將這些錢給提取出來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了。畢竟銀行也要保證存戶的資金安全,肯定是不能說取就能取出來的。
如果說想要把錢取出來的話,往往都需要去相關單位進行公證,并開具相關材料。而這之間往往都需要花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尤其是當兩人之間關系不好證明的情況,花費的時間還要更長。
2023年5月1日,一位母親李某想要來到銀行想要取出去世兒子生前的5.5萬存款,但銀行卻以不能確認李某是否為第一繼承人為理由,拒絕了這位母親的取款請求。
這件事很快便登上了熱搜,明明是自己兒子的錢,現在兒子去世了自己想要把錢取出來居然這么困難。
為了能爭取自己的合法權利,李某便將銀行起訴到了當地法院。經過當地法院的判決,最終判定李某為第一繼承人,對于她的取款請求做出了支持。
這明明就是我們家自己的錢,我取我家的錢居然還要花那么長時間去開具材料,明擺著就是不想讓我把錢取出來。
類似這種事也不是一次兩次發生了,但隨著新規定的出現,對于遺產的支取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取款新政
對于遺產提取這件事,國家自然也有所關注,在經過官方的細致討論之后,最終做出了一份能夠緩解此類情況的新規定。
今年,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了一份《關于優化已故存款人小額存款提取有關要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在這份通知里明確表明了對于逝者財產提取的相關規定,逝者的存款在五萬元以內的不需要再辦理公證,只需要攜帶相關證件便能夠將錢取走。
這一點可以說是已經是相當大的改變了,要知道,之前存款超過一萬元的就需要找政府辦理公證,這期間要受多少罪,估計做過的人都知道這到底有多難。
金額的上調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取錢難度,而且《通知》中規定,只要在一家銀行存款不超過五萬元,無論存了多少家銀行,都不需要進行公證就能夠把錢給取出來。
這絕對算得上是一項不錯的改變,畢竟每一家銀行的規定都或多或少的有著區別,在《通知》的統一之下,就不需要因為銀行規定的不同而去四處奔波了。
而且在《通知》發布之后,其中的規定更是讓子女們能在提取遺產的時候變得更加方便許多。在去銀行提取遺產的時候,只需要帶上相關的親屬關系證明,身份證,銀行卡,以及死亡證明和存款證明就能夠將錢提取出來了。
這些證明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是相當容易開具的,不過如果說其中缺了幾項,或者是部分不齊,也可以去當地的居委會或者是相關部門進行補齊。
只要在提取存款的時候能夠證明自己的身份,銀行是不會因為各種理由讓這些錢取不出來的。
不僅如此,如果說老人的存款在五萬元以內,那么就算是不知道銀行卡密碼,只要能夠證明自己的身份,銀行也能夠幫你把錢給取出來。
《通知》之中甚至還專門規定了類似黃金,債券這種金融產品的提取辦法,只要這些金融產品的總價值不超過五萬,那么也能夠參考現金的相關規定進行簡化提取。
這一規定更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金融產品轉移中的繁瑣程序,對于那些不是很懂金融產品的人來說,這一規定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他們簡化流程,方便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