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兩年時間里,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持續發展,很多小伙伴選擇購買這類車型,但是很多小伙伴買完車之后,似乎都會出現后悔的情況,基本上集中在續航這一塊,純電車主擔心總續航不夠,被扔在半路上,增程和插混車主則擔心純電續航里程不足,燒油跑還要多花錢。總之,續航里程是很多新能源車主比較怕的地方,這是比較明顯的,當然還有大家更容易忽視的幾件事……
所以其實在買新能源汽車的時候,最好能確定這三件事,那么在以后用車的時候,可能就很少后悔了!
首先就是確定車輛的續航工況,尤其是冬季續航里程!
國內新能源汽車現在采用的續航測試標準,都是CLTC工況標準,大家都知道,這個續航標準相對來說是比較水的,可能日常跑下來,續航完成率不是很高。尤其是進入冬季之后,有些動力電池的表現就很差勁了,續航直接對半砍的情況非常明顯。
所以作為用戶,我們在買車的時候,還是要多看一看電池的“來路”,選擇一些比較著名,口碑比較好的電池供應商的產品,比如寧德時代、弗迪電池、LG化學、松下等品牌的電池。這些品牌的電池表現還是相對穩定很多,或者說,至少在大多數時候,就算續航達成率不是很高,但是相對會比較準確,不會突然大幅度掉電,讓用戶無法預測行駛里程和進行充電規劃。
當然插混和增程也是一樣,如果續航達成不穩定,用戶需要頻繁充電,那么動力電池就會因為頻繁充放而加速衰減。
其次就是充電效率。對于很多小伙伴來說,買新能源汽車看中的就是可以純電跑,擁有更多的選擇性,那么在買新能源汽車的時候,還是要看一看充電效率,因為有些車型的純電公里實在是太低了,包括插混和增程,有些車型的充電功率能跑到100kW的水平,而有些車型則最多只能跑到30kW,這就相當難受了,會讓快充時的等待更加煎熬。
所以大家在買車的時候,不管是純電、插混還是增程,都要關注一下快充功率,因為真的影響使用的體驗感。
最后就是買新不買舊,能買高配不買低配。
很多小伙伴在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時候,出于各種原因,會選擇購買低配新能源汽車,這一點會讓很多小伙伴后悔!
原因其實很簡單,現在很多新能源汽車都會進行OTA,尤其是造車新勢力品牌,每次OTA升級之后,就會帶來一些新的功能和體驗,但是很多買了低配車型的小伙伴,等到一些涉及智能駕駛、底盤操控的OTA時,就感到后悔了。
小編就深受其害,之前買了一輛價格不算低的新能源汽車,但是因為控制預算,所以購買沒有帶激光雷達和雙英偉達芯片的Pro版本,現在搭載上述硬件的高配MAX在OTA之后,已經具備端到端的智駕能力,但是Pro版本還是只有高速NOA,城區能用的LCC功能,和沒有也沒什么區別。
所以其實大家在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時候,有些東西還是不能忽視的,新能源汽車迭代很快,很多車型都會快速落伍,車輛也會快速貶值,所以更應該考慮體驗方面,上面三個點,可能是很多小伙伴買車的時候,容易忽視的,希望能夠幫助到小伙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