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展示區,一個與往年不同的區別是,今年不僅有行業成果展覽,還設立了城市展。武漢、蘇州、廣州三個城市帶來了各自利用5G+工業互聯網賦能千行百業的情況。
《科創板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有包括智能網聯汽車、智慧工廠、機器人、低空飛行器等創新展示。
之所以今年設立單獨的城市,原因在于,這次大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稱“工信部”)正式發布2024年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名單,南京、武漢、青島、深圳、蘇州、上海、寧波、廣州、沈陽、成都,成為首批試點城市,將進行全方位5G加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的嘗試。
工業互聯網并不僅僅局限于工業領域,包括數字孿生、智慧大腦等技術,都是工業互聯網的融合應用。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絕不僅僅是在工廠車間,而是滲透到水利工程、智慧農業等千行百業。這也是5G加工業互聯網能夠以整個城市來進行試點的原因。
這些試點城市將聚焦打造“發展政策策源高地、技術創新引領高地、規模應用示范高地、融合產業集聚高地”目標,為全國“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構建新范式,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開辟新路徑,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新動能。
▍升級版政策即將出爐
今年是《“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實施的第五年。
工信部副部長張云明介紹,工業互聯網已經成為5G應用創新最活躍的領域。“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1.5萬個,實現41個工業大類全覆蓋,并拓展應用到90%的工業中類,有力帶動了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408.9萬座,建設5G行業虛擬專網超過4萬個,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工業級5G產品研發推廣。5G模組價格比2019年商用時下降90%,培育了340余家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張云明透露,新的升級版政策將會盡快發布實施。
一是將推動出臺《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形成新階段工業互聯網頂層設計,并出臺“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升級版實施方案,升級網絡設施、技術產品、融合應用、產業生態和公共服務,推動“5G+工業互聯網”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創新發展。
工信部還將持續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打造以5G為引領的新型工業網絡體系,穩步推進工業5G獨立專網試點,滿足大型、特大型企業個性化的網絡需求,扎實開展“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建設,引導地方破解“5G+工業互聯網”發展面臨的真難題和新課題,打造創新驅動、先行先試樣板。
二是應用牽引,工信部將開展工業互聯網與重點產業鏈深度融合“鏈網協同”行動,分行業分領域推進5G工廠建設,促進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遴選優秀典型案例、重點企業,樹立樣板標桿,推動更多企業“看樣學樣”,推廣個性化定制、精細化投融、可視化治理、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工業互聯網+綠色低碳等新模式新業態。繼續培育“小快輕準”的普惠性數字工具產品,切實降低中小企業應用門檻。
▍5G+工業互聯網+AI成“新基建”重中之重
今年大會,工信部發布了《2024年5G工廠名錄》,來自煤炭開采和洗選、汽車制造、儀器儀表制造、食品制造、醫藥制造、紡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39個行業的400家5G工廠項目進入《名錄》。
這是2023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第二次發布5G工廠名錄。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級巡視員王鵬介紹,與去年相比,2024年入選的5G工廠地域分布更均衡,行業應用更廣泛,企業融通更深入。
按照此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5G全連接工廠建設指南》,“十四五”時期,將推動萬家企業開展5G工廠建設,建成1000個分類分級、特色鮮明的工廠,打造100個標桿工廠,推動5G融合應用縱深發展。
目前,工信部已經推動建設4000個5G工廠項目,今年還將發布第二批高水平5G工廠共400個,推動“5G+工業互聯網”在鋼鐵、裝備、電子、采礦、港口等重點行業率先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認為,5G+工業互聯網+AI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關鍵支撐。
從現在到2035年,我們國家智能制造的發展總體可以分成兩個階段來實現。第一個階段是數字化轉型,要深入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重大行動”,同時要推動新一代智能制造的技術進行科研和攻關,取得重要突破性進展,試點和示范都要取得顯著成效。
第二個階段是智能化升級,要深入推進“制造業智能化升級重大行動”,到2035年,中國的規上工業應基本實現智能化升級,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在全國的工業企業基本普及,中國制造業實現智能升級,走在世界前列。
周濟認為,5G+工業互聯網+AI是“新基建”的重中之重。今后十二年是新一輪工業革命核心技術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制造工業要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以創新為第一動力,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