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可以相信長安汽車——這句話聽起來就像是某種超現實的承諾,但在今年的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上,長安汽車似乎用事實告訴了我們,他們全心投入于智能駕駛領域,引領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技術變革。11月15日,這一天被標記在不少汽車迷的日歷上,因為這一天,長安汽車通過其別具一格的科技早茶會,讓智能化這一未來汽車發展的藍圖愈發清晰。
讓我們直說,長安汽車在這次車展上的表現堪稱一場技術盛宴。從長安智駕到飛行汽車、再到人形機器人,長安無疑是在說:“看看,我們不僅有籃子里的雞蛋,還在為未來孵化更多金蛋蛋。”長安智駕計劃在2027年成為行業領導者,而這不是一句空話。有著2600萬輛的車輛基數,每年幾百萬的新用戶,長安在數據“量”的問題上已經先聲奪人。他們不僅攀升了新能源的市場份額,還給智能駕駛打下了穩固的基礎。
為何他們如此有底氣?說實話,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長安其實在安全性、算力和數據這三大領域都有著強大的后盾。陶吉博士,與其說他是一位工程師,不如說他是智駕革命的推手。他告訴我們,長安解決了端到端下限問題,把所謂的“保護殼”套在了數據外頭,在云端通過強化學習來對齊安全。就像給孩子打疫苗一樣,把風險隔絕在外。
當然,智駕領域并不是長安的唯一戰場。長安總裁王俊為我們揭開了一扇新大門:長安有兩套頂級的智駕系統,一套自研,一套來自于與科技巨擘華為的合作。那就好比高手下棋,自有一套獨門劍法,還愿意向他人請教,取長補短。長安啟源E07便是這種策略的產物,首次實現了高階智駕的量產落地。想象一下這款汽車在重慶最魔幻的8D立交橋上行駛,經過了一萬次道路測試,心中頓時踏實了不少。
換個角度來看,投資2500億,這是長安的豪賭,還是戰略布局?在我看來,這是一筆值得的投資。新能源的上半場是電動化,而下半場無疑是智能化。長安知道,在這場“燒錢游戲”中,不僅靠的是雄厚的資金,更需要持續的技術創新和人才支持。而搞“智駕”,長安吸引了一批AI和互聯網領域的頂尖人才,在這場技術競賽中,他們想要拔得頭籌。
長安還計劃在飛行汽車、人形機器人這兩大前沿領域投入超500億。這不僅是汽車界的冒險,也是人類交通工具史上的一次大膽邁進。想一想未來,或許在不久的某一天,我們在空中飛翔的人形交通工具上可以自豪地說:“我這是長安制造。”
我曾經有幸在一次長安的試駕活動中感受了一把智能駕駛的魅力。那種如同人腦一般的敏捷反應速度和細膩的語音交互,讓我甚至忘記了自己坐的是不是一臺由0和1組成的怪物。陶吉提到的AI交互智駕,仿佛讓車有了自己的靈魂。車子可以理解你的意圖,而不僅僅是執行程序設定的操作。
放眼未來,長安的路還很長。但他們以不懈的努力、巨大投入和堅定的信念,再加上一點點的瘋狂和好奇,把未來的科技藍圖描繪得如此生動。作為一個行業觀察者,我從中看到了一種堅定和決心。愿意分享、嘗試并不懼失敗,這就是長安敢于成為行業領導者的底氣來源。長安汽車給了我們太多的期待,未來的智駕世界可能充滿了未知,但正是這種未知,才引領我們不斷前行。
坐在我的辦公桌前,思考著這場技術變革,這不僅僅是長安的一個重要節點,也是中國汽車工業的一次有力轉型。我們期待著,期待著長安,能夠在這個大浪潮中繼續揚帆起航。你知道嗎,有時候,信任就像是長安對未來的一條莊嚴承諾:“你永遠可以相信長安汽車。”讀取到這句話,我內心充滿了對未來的向往和激情。長安,加油!期待你的2027,期待你在智能駕駛領域的精彩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