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端陣營的車型,比亞迪已經占據較大市場份額,但是在6/7座的中高端陣營中,比亞迪還欠缺一些能打的產品,不過這臺車發布之后,或許將會改變這一現狀,它就是來自騰勢旗下的大型SUV——騰勢N9。
它將搭載激光雷達和高階智駕以及比亞迪最新的“易三方”技術,并將提供插電混動和純電動兩種不同的動力形式,預計售價會在50-60萬元之間,從尺寸、定位以及動力形式來看,它上市的目標對手將會是理想L9和問界M9等車型。最近,該車在廣州車展正式亮相,預計最快會在2025年一季度正式上市。
騰勢N9體型龐大,尺寸驚人,申報信息顯示,該車的長寬高分別為5258*2030*1830毫米,軸距3125毫米,車內采用6座布局,同為大型SUV的問界M9的長寬高分別為5230*1999*1800毫米,軸距3110毫米,而理想L9的長寬高分別為5218*1998*1800毫米,軸距3105毫米,從體型到軸距,都是騰勢N9要略占優勢,而參考這兩個競爭對手,車輛的乘坐空間應該是沒什么好擔心的,第三排也能有相對寬裕的空間。
外形設計采用騰勢品牌最新的家族化設計語言打造,車頭是時下流行的封閉式格柵配分體式燈組,雙線條LED日間行車燈點亮之后很醒目,車頭兩側設計了C型通風孔,前包圍中融入中式建筑“梁”的元素,牌照框下方提供梯形AGS外置式主動進氣格柵,融合毫米波雷達,整個車頭厚重大氣,跟Z9系列的造型相近,但給人的感覺卻是完全不同,符合這個級別的SUV該有的氣勢。
側面前懸短后懸長,車身飽滿,尺寸很大,配隱藏式門把手,前后輪拱做了造型設計,營造出豐富的層次,配備22英寸密集輻條輪轂,有雙色和純黑2種涂裝,展車配備的是馬牌EC7系列輪胎,規格為275/45 R22,配備黃色制動卡鉗。
B/C柱黑化處理,D柱寬大結實,鑲嵌了騰勢LOGO,車尾后杠位置較高,手法有點像路虎車型的錐形車尾,好處是可以獲得更好的離去角,且顯得更加運動。
尾部寬大敦實,設計簡約,車頂配有尺寸較大的擾流板,尾燈組與騰勢Z9車型一致,雖然不是貫穿式設計,但尺寸也足夠大,點亮之后還是比較醒目的,下包圍黑色處理,增加銀色裝飾。
騰勢N9在車頂配備了激光雷達,車頭下方提供毫米波雷達,前翼子板與車門夾角位置配有后向攝像頭,前后杠和后視鏡等位置也都提供了攝像頭和超聲波雷達等感知硬件,擋風玻璃后面配有感知攝像頭,預計會配備激光雷達與視覺融合的高階智駕輔助系統,另外該車還會提供電子外后視鏡供選裝,不過個人覺得電子外后視鏡,在距離感知和成像上還是跟物理后視鏡有差距。
參考騰勢Z9系列車型,騰勢N9應該也將會提供插電式混動和純電動2種不同的動力總成,搭載“易三方”技術,不過前期工信部網站申報信息上只有插電混動版本,這套動力是由2.0T發動機+三電機組成,其中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152千瓦,;三電機中前電機最大功率為200千瓦,后電機的單顆電機最大功率為240千瓦。
配備比亞迪自家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目前插電混動版本申報的有46.992千瓦時容量版本,純電續航里程為165公里,饋電狀態下的百公里油耗為7.29升。
底盤懸架方面,從展車的底盤上看,采用的是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獨立懸架,后懸架能看到配的有空氣彈簧。預計會具備車身高度和懸架軟硬調節。
50萬左右的價格區間,問界M9已經“殺瘋了”,成為了現象級的產品,這主要是得益于華為的智駕以及智能座艙等軟硬件的加持,理想L9同樣表現不俗,但隨著問界M9的崛起,銷量還是逐漸下滑,是理想L9的產品力不行嗎?顯然不是的,只是在這個級別和價位上,消費者要的不僅僅是空間、舒適性,還有品牌、產品調性、影響力以及類似智駕這些科技配置等,這方面,有華為背書的問界M9是占據著優勢的。
騰勢N9背靠比亞迪,在三電技術上有優勢,但能否靠這些打動消費者,還很難說,就看騰勢N9接下來在智駕、智能化座艙以及底盤等方面會有什么樣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