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一二線豪華品牌在新能源車上一直打不開局面,市場份額被新勢力不斷蠶食,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推出的產品太不給力了,要么是油改電,要么有著丑陋的外觀,一直沒有一款能讓人驚艷的電車。日前,凱迪拉克終于推出了一款漂亮的純電SUV——VISTIQ。
凱迪拉克VISTIQ基于通用奧特能平臺打造,長寬高分別為5222/2203/1804mm,軸距為3094mm,定位純電大型SUV,車身高度比IQ銳歌整整高了近17厘米,三維尺寸終于有了正宗美式豪華SUV的味道。
失敗的IQ銳歌
作為凱迪拉克首款電動車,IQ銳歌(Lyriq)在前期產品設計上就出了大問題,至少是完全不符合國人對凱迪拉克中大型SUV的述求。在消費者心智中,凱迪拉克是唯二的百年美式豪華品牌,總統座駕,品牌旗下的中大型SUV應該是高大威猛,氣場全開,給人十足的壓迫感的,可惜IQ銳歌完全沒有能做到。
IQ銳歌長寬高分別為5003/1977/1637mm,長度和寬度還可以,但車身高度居然只有1.63米,和定位為轎跑SUV的Model Y一樣高。低趴的車身是為了降低風阻做出的妥協,不過一旦高度上不來,氣場自然就全無,失去了凱迪拉克的靈魂。對比同樣是中大型SUV的理想L8高1.8米,L7高1.75米,都高出了一大截。
低矮的車身加上沒有令人驚艷的外觀設計,和幾乎沒有的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IQ銳歌每月慘淡的銷量早已命中注定。
不知通用汽車是不是汲取了IQ銳歌失敗的教訓,凱迪拉克VISTIQ在外觀設計上終于找到了狀態,首次在電車上呈現出了美式豪華SUV該有的樣子。
外觀設計
VISTIQ前臉采用凱迪拉克純電家族式設計風格,純電版鉆石切割設計語言,隨著高度的大幅增加,整個前臉也相應地舒展開來,呈現出大氣磅礴之勢。
雖然還是舍不得放棄經典的中網元素,但VISTIQ換成盾形黑晶光封閉式格柵,格柵上方有貫穿式鍍鉻條裝飾,一橫一縱布局的分體式頭燈組,前杠部分有著大尺寸梯形下格柵,輔以彎折鍍鉻裝飾點綴,經典的美式豪華感拿捏得相當好。
如果從油車的角度看這前臉還真漂亮,但如果從電車角度看,它似乎有點不夠簡潔,但不可否認,它確實好看。
VISTIQ車身側面高大修長,傾斜的A柱,幾乎平直的車頂過渡,引出粗壯的傾斜D柱。整個車身給人的感覺是往后坐的,營造出像路虎攬勝那樣強大的氣場。
稍顯遺憾的是窗戶玻璃并沒有像路虎攬勝那樣,同BCD柱做成一個平面,從車身直接到玻璃,中間沒有任何的邊框過渡。現在國內新勢力已經開始這樣做了,比如騰勢N9。
平直的腰線和上揚的裙線,營造出略帶俯沖的姿態。采用新能源車標配的隱藏式車門把手,輪眉凹陷的線條配合大尺寸輪轂,有效地降低了側面的視覺厚度,使整車看起來不那么笨重。
CD柱之間增加了橫向圖案設計,和車頭大燈旁飾板圖案相呼應,應該是想體現出運動感,但似乎顯得有點小氣和畫蛇添足。
車尾部分延續了鉆石切割設計理念,標志性的分體式尾燈組,上層燈組呈“L”形位于后擋風兩側,下層燈組則縱向分布在尾門兩側,和車頭大燈呼應。
車頂大尺寸擾流板使造型在更美觀的同時提供足夠的下壓力,確保車輛運行更平穩;隱藏式后雨刮,讓尾窗看起來干凈高級;后杠部分采用拼色的包圍,增加了尾部的運動屬性。
內飾設計
VISTIQ內飾上并沒有外觀那么驚艷,沒有采用特斯拉開創的懸浮式大屏智能座艙方案,而是延用凱迪拉克IQ銳歌的設計風格,33英寸一體式曲面屏,儀表盤和中控大屏合二為一。似乎沒有設計無線充電區域,不知到時手機放哪和怎么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