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年底收官之戰的廣州國際車展,盡管不如兩年一度的北京車展、上海車展那么受關注,新車發布數量不多,媒體邀請的機酒也少得可憐。不過,今年的廣州車展還是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種種跡象綜合起來,充分詮釋了新能源、智能化趨勢不可阻擋。同時在市場大環境下,車企品牌也表現得更加務實與積極。
新能源車型扎堆亮相
據了解,本屆廣州車展展車總數達到1171輛,其中新能源車數量高達512輛,其數量可謂占據了半壁江山。相比前幾年燃油車當主角,新能源做配角的車展,如今大家所看到聽到的都是新能源車信息,而燃油車在車展上幾乎沒有什么聲量了。
其次,新能源車型細分更加明顯。在這些展出的新能源車型中,既有小米SU7 Ultra量產版、領克Z20、廣汽埃安AION UT、紅旗天工08等多款純電車型,也有吉利銀河星艦7EM-i、全新福特領睿/領裕插混版、坦克500Hi4-Z、上汽榮威D7DMH等多款插混車型發布;另外,零跑B10、阿維塔11增程版、昊鉑HL增程版、全新星紀元ET增程四驅版等增程車型競相亮相。
由此可見,多元化的新能源種類以及豐富的新能源產品矩陣,在進一步彰顯新能源化強勁勢頭,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的同時,也預示著如今新能源產業已經成為市場主流。
講技術亮實力刷流量
為了吸引車展現場流量,每年車企都會想一些辦法聚焦人氣。而今年廣州車展上又靠什么拉流呢?總體來看:就是有實力的展示實力,有技術的就炫耀技術。另外還有一些老板自帶主角光環那就更不發愁了,比如小米的雷軍、小鵬的何小鵬,可以說走到哪里都跟著一大群粉絲。來到任何一家品牌展臺,都會帶來里三圈外三圈的看客,可謂水泄不通。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哪個大明星來了,這流量是相當霸道。
除了蹭老板流量外,還有更直接方式引發觀眾興趣。比如財大氣粗的比亞迪在廣州車展上直接包下一個館,攜旗下比亞迪、仰望、方程豹、騰勢品牌亮相,并舉行了中大型豪華MPV——夏的內飾科技發布以及騰勢Z9的發布。強大的產品陣勢,彰顯企業實力,同時對拉動人氣起到不小的作用,讓比亞迪展臺人滿為患。
廣州車展上,長城汽車也有個性。媒體日當天,偌大的展臺只擺放了20余輛魏牌藍山智駕版。要知道車展展位寸土寸金,長城汽車拿了那么大場地不好好利用,圖的是什么呢?
表面上來看,長城汽車這樣做浪費了資源,不過為配合長全場景NOA全國開城,長城汽車做了最佳取舍。作為全場景NOA智慧旗艦SUV,青一色的全新藍山齊聚占據了3000多平米展臺,這震撼力足夠了吧。車展主題夠鮮明、精準了吧?
此外,車展上理想、極氪、小鵬分別召開以智能駕駛或其它汽車科技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而賽力斯汽車則發布全新一代賽力斯超級增程系統。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一些品牌車企參加車展不僅也針對整車,更聚焦新能源核心技術。在新能源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的當下,避實就虛,拿到產品最核心的賣點說事也是一個優選項。看來在市場不景氣的大環境下,車企品牌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了車展達到最佳效果也是拼了。
合資品牌更加務實
自主新能源唱主角,合資新能源也不弱。這次廣州車展上,合資品牌讓大家看到了它們轉型新能源的決心。
車展上,除了上汽奧迪攜最新發布的豪華電動品牌——AUDI及首款量產概念車AUDI E參展外,廣汽本田燁P品牌首款車型燁P7量產版、廣汽豐田鉑智品牌全新智能純電SUV鉑智3X等,也在車展亮相或發布。
此外,純電動BMW i7 M70L在車展上亮相,奔馳純電G級在車展上市,種種舉動充分顯示了國外品牌在新能源浪潮下積極而進步的一面。如果市場能給它們更多時間,那么主流合資品牌將很快會適應新能源打法,并且在這場新能源競技賽上實現逆轉翻盤。
除了一些合資品牌加快新能源化進程外,還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那就是一些合資品牌將廣州車展當做了大賣場,一有機會搶訂單。比如凱迪拉克新XT6上市,限時一口價34.99萬元起的還附帶一堆優惠;上汽大眾2024款大眾威然,限時一口價19.99萬-29.99萬元,以極為親民的價格帶給消費者震撼,這個營銷手法就更有殺傷力了。
不得不說,原本在價格上一直很堅挺的合資品牌,如今也很務實了,在營銷上變得比自主品牌還靈活,上市新車就玩一口價策略,有這樣的靈活操控,何愁市場沒銷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