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腳步永不停歇,我們必須在變革中尋求進步。”這句話,把它放在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歷程中,再適合不過。
當人們逐漸習慣5G網絡、逐漸習慣喊一句“嗨!Siri!”的時候,時代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而這,就是時代發展與人類習慣的默契。我們總在不經意間,迎來了新的時代。
正如汽車市場的變革,我們也在時代浪潮下,習慣了很多新東西。
十幾年前,一臺優秀的家用車莫過于豐田卡羅拉、本田CR-V這種循規蹈矩的緊湊級車。而在今天,吉利“中國星”家族,似乎更讓人習慣、更符合家用思維。
正因如此,吉利“中國星”家族,在上市后僅用了五年左右的時間,便達成了100萬銷量里程碑。合資車企的時代紅利,也幾乎隨著“中國星”的冉冉升起,而暫告一個段落。
吉利,需要感謝這個時代
我們必須要正視的一個問題,是時代在變化、市場在變化、消費者對于汽車品牌和汽車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
從發展與變革的思維去看待這個時代的話,我們可以找出固有的發展規律:消費進階。
這個觀點,體現在衣食住行的各個體系之中。衣,從“求暖”變成了“求潮”;食,從“求飽”變成了“求精”……
而在汽車消費領域,消費者的需求也在隨著時代的洪流而進階。
十年前,大家需要的是“能動、能跑、能遮風擋雨”的簡單需求,這為合資家用車帶來了巨大發展紅利。
如今,大家需要的是“跑得快、開得爽、有質感、更便利”。需求的進階,催生著中國家用車市場的變革。而吉利作為一家自主車企,能夠以前瞻性的目光,對消費市場進行準確的預判。
在新動向的趨勢下,吉利很快找到了革新之道——打造產品更高端、價格更合理的家用車。
應運而生的吉利星瑞、星越等“星字輩”車型,打破了帝豪、遠景、自由艦時代的“剛需車”圈層。
它們以更漂亮的設計、更強勁的動力、更先進的技術以及更完善的車內座艙體驗,讓家用車進入到“高端化”的范疇里面。時至今日,吉利中國星的市場表現也愈發強勁。
4月份,吉利星瑞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5.54%,僅次于軒逸、速騰、朗逸,成為了最暢銷的自主燃油家轎;而在A級燃油SUV市場,吉利星越L的市場占有率為5.30%,僅次于豐田鋒蘭達。
不難看出,是時代的浪潮,與吉利自身的前瞻性布局,成就了中國星家族。當然,如果我們再把目光放在吉利內部,也能發現中國星崛起的原因。
誠意,是吉利的必殺技
最開始的時候,吉利是為了造車而造車。這家廠商在泥濘的河水中摸爬滾打,成為了中國民營車企的先驅。
但從客觀層面來講,吉利造車,就是在一步一步地探索滿足更多消費者的出行方案。它在發展的過程中,以更便宜、更高質量的產品,成功打入到家用車的圈層。
時至今日,吉利旗下雖然有不少豪華車、性能車,但家用車始終是它的基盤。而吉利中國星,代表了這家廠商更遠大的事業。
說來也簡單,吉利中國星對于合資車企的“顛覆”,其實就在于拿出了足夠的誠意。
我們以星瑞和星越L為例,它們起售價分別僅為12.97萬元、13.72萬元,是標準的緊湊級定位。
但是,Drive-E系列的2.0T動力、2.8米級軸距帶來的B級車空間、甚至能用“豪華”來形容的設計,這一系列的產品優勢,都意味著吉利中國星可以比同級別合資車“高半級”。
它在突破傳統A級車的圈層之后,成功地用性價比吸引了百萬消費者。
在筆者看來,吉利中國星系列其實也在客觀幫助吉利品牌,提升了品牌的層級。
簡單來說,在帝豪、遠景為吉利主流車型的時代,吉利其實很難把步子邁得更大、走上更高的品牌維度。而中國星家族,為吉利上演了一首“品牌向上”的狂想曲。
它們圍繞更高端的核心思維,不僅滿足了國內家用車消費者對優質體驗的渴望,同時也推動吉利將自己的步調從“自主競爭”轉化為“合資競爭”。對于吉利而言,這是走向“世界級車企”的必經之路。
所以在接下來,我們將透過中國星這一爆發點,去初步地了解一下吉利在企業維度的向上拓展之路。
用真功夫,吉利殺出重圍
毫無疑問,當下的汽車市場,真的可以用“血雨腥風”來形容。
各家車企都聚焦智能化、新能源化的發展路徑,在市場里“喊打喊殺”。但真正的強者,從來都只需要安靜、低調地去進行市場運作,并且能在關鍵時刻一鳴驚人。
就像吉利中國星一樣,星瑞、星越L等車型相較于“網紅車”而言,在輿論場上的露臉機會其實并不多。但在近期,中國星家族成為了中國A級燃油市場首個突破100萬銷量的高端系列,為這個內卷嚴重的市場帶來了“吉利式震撼”。
這也真的應了“沒有不落幕的網紅車,只有不斷進化的旗艦車”這句話。
事實上,中國星家族的此番成就,更應該歸功于吉利強大的“內驅力”。
比如星瑞、星越L,這兩款綜合素質接近B級車的家用車,它們之所以能帶來如此高的性價比、質價比,很大程度上需要歸功于吉利的體系力。吉利立足于全球的研發中心、設計中心,和龐大的自有供應鏈體系,驅動著中國星的品質向上、價格向下。
而在面對智能化、新能源化的趨勢,吉利中國星家族實質上也在積極地跟進。
基于吉利自己的雷神混動技術,星瑞L智擎、星越L智擎在HEV領域帶來了第一梯隊的性能表現。綜合油耗最低4.22L/100km、零百加速最快7.5秒,而且再加上“不充電、只加油”的使用體驗,為這兩款智擎車型帶來了良好的效率和使用便利性表現。
從時代發展的角度來說,中國星推出的智擎車型,正在推動燃油車的不斷進階。
因為在電力驅動的浪潮下,燃油車也需要做出改變、進行升級。而中國星家族的智擎車型,正是下一代燃油車的真實面貌。如果在未來,燃油車仍然還有廣闊生存空間的話,那一定離不開吉利智擎技術的支撐。
而在智能化方面,吉利為中國星家族,帶來了行業領先的GEEA 2.0電子電氣架構。神經網絡和大腦中樞,為銀河OS系統、L2級智駕系統帶來了高度智能化的基因。
透過吉利的先進技術,星越L智擎天宮版與星河版,作為燃油SUV,搭載了NOA高階智駕領航輔助系統和厘米級高精度地圖。可以說,它憑借一己之力,打破了“燃油車無高階智能、高階智駕”的謠言。
先進的動力技術、先進的智能技術,這一系列吉利的技術優勢,也都在中國星家族的產品上落地賦能,為消費者帶來了能夠感知、足夠好用的體驗。所以從技術發展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中國星銷量迅速破百萬,也離不開吉利汽車強大的內驅力,企業實力出眾,產品的實力才會出眾。
結語:
其實吉利中國星家族銷量破百萬,也算是撥開了當下汽車市場浮躁的薄霧。事實證明,我們無需過度地去關注所謂的新能源時代所帶來的焦慮氛圍。一家車企能夠踏實造車、踏實造好車,那么市場上就必定會有回響。
在筆者看來,吉利中國星家族最成功的地方,莫過于找準了“時代與消費者共同的需求”,并且依托自身的技術積淀、經驗累積,將產品打造得更加完善、更加強大。所以,當下汽車市場的突破口仍然存在,而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