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2024廣州車展重磅首發車眾多,上汽大眾在媒體日還是點燃了兩大流量火箭,讓業界和媒體看到了江湖老大哥實力猶在。
第一發是威然宣布執行一口價,全系19.99-29.99萬元。
4款車型相比原指導價降幅平均高達10萬,一石激起千層浪,威然的熱度在一些平臺甚至超過首發內飾的比亞迪夏,張局速評威然降價的視頻,則直接沖上某垂類媒體車展三日內視頻流量榜的榜首。
第二個是上汽奧迪簽下了鄭欽文。
人氣和商業價值正熱到發燙的體壇寵兒鄭欽文,在廣州車展媒體日毫無征兆的出現在上汽奧迪發布會上,成為上汽奧迪品牌代言人,并站臺剛剛在上上周首發、廣州車展上首次和公眾見面的上汽奧迪AUDI E概念車。
兩件事背后是兩個背景:
1、 自上汽集團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后,全集團正狠下功夫降本增效,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零整協同降成本”的講話仍歷歷在目。
但是,時至今日猛醒,上汽集團的降本并不是守,而是攻!
第三季度開始,降本的階段性成果已經呈現,猛烈的價格戰來了。上汽集團內各大品牌都在推出“一口價”模式,就包括上汽大眾率先推出的7.99萬起的朗逸新銳,15.99萬起的帕薩特;通用也把凱迪拉克XT5、別克GL8等的一口價紛紛下海。
而這一次,上汽大眾威然點燃了截至目前最狠的一口價,響亮的喊出了“5米3威然19.99萬-29.99萬”口號。這一價格相比指導價高達兩位數降幅,其中330TSI車型相比指導價降幅9萬元左右,頂配車型降幅更超過10萬元。
我們的看法是,價格戰本身就代表了企業的體系實力。
威然的一口價是理性的,并不是亂來,也并非空穴來風。威然此前市場終端優惠已達8萬,這次只不過是官方在8萬基礎上進一步小幅加碼,一舉擊穿了20萬心理門檻,產生了轟動效應,順帶實現了廣告效果。
之所以能降這么狠,無外乎兩個原因:
第一點是,上汽集團此前要求零部件和整車一條心,全力保大船,現在看來確實實現了成本下降;
第二點則是,合資車企基于經年累月的資源積累,本身有能力挖掘降本潛力。上汽大眾總經理陶海龍回歸上汽大眾三個月以來,在內部多次強調,銷量是解決成本的最優途徑、甚至是唯一途徑。
一口價模式的背后,正是要捍衛足夠大的銷量規模,讓利潤和成本的大模型能夠向“多銷但有利潤”的方向來演進。
所以,不需要質疑上汽大眾的一口價模式是無腦價格戰——在上汽大眾內部“油車利潤補電車”的背景下,在上汽大眾依然是作為上汽集團最核心的歸母凈利潤貢獻者的必然下,再怎么一口價也是必須有利潤的。這個利潤就要靠集團層面的梳理零整企業協同,和上汽大眾內部的重建銷量成本利潤大模型來實現。
至于降價帶來的一些隱憂,從張局對威然降價視頻的數百條讀者評論的梳理來看,這次一口價后外界的擔憂主要聚集在擔心產品質量下滑。但張局認為,在2024傳統燃油車全行業價格下滑的背景下,上汽大眾仍然算是相對更值得信任的廠家。
畢竟,上汽大眾是中德雙方股東的,大眾內部有嚴格的質監質檢體系,每一個零部件的應用量產都需要經過上汽大眾質保部門和德國大眾質保部門的雙重認證。也就是說,想調整零部件,都沒那么快,起碼是一個年款的周期。
而且德國大眾方面,自車型研發定版起就有了初始的材料標準,需要加工到什么精度,需要耐久到什么程度,即便你想切換零部件供應,都也要重新去通過這些認證。所以,一口價模式下沒那么容易就質量下滑——起碼沒那么快。后面我們有機會也將對大眾一口價模式的車型進行新老款觀察。
上汽大眾VW品牌在攻,上汽奧迪也在攻,這種攻勢無疑也很值得關注。
上汽奧迪的“攻”是真金白銀的炮火,是地面總攻前要由空軍和炮兵部隊先轟出一輪格局,為后續打開局面、創造優勢——加上上汽大眾,形成了全方位的“飽和式攻擊”。
人人都知道鄭欽文有多貴,“Queen文”在奧運一戰成名后,商業價值飛升——今年累計代言據稱已經破億。如果按可查的10多個品牌來算,鄭欽文代言上汽奧迪這一項,代言費起碼高達數百萬元。
而正常的一線娛樂影視明星,或許代言費要比簽鄭欽文省點。但是,能收到的效果、極致的品牌精神和情感共鳴,就要比鄭欽文少得多了。
上汽奧迪當天首發了新車AUDI E CONCEPT,這就是上汽和奧迪聯合開發的純電系列,懸掛英文AUDI全新Logo。至于為啥不掛“四環”標?這也是最近的一個高熱度話題。
在我看來,是不是“四環”真的沒那么重要,我們要看AUDI E CONCEPT的實質,那就是德方認可中方在新能源領域的巨大優勢,從而雙方肯拿出各自最核心的優勢來進行組合。集中奧迪品牌的豪華、運動、操控和設計,和上汽的新能源架構、三電技術,以及中國新能源領域的先進智艙智駕。
上汽奧迪甚至會在國產上汽奧迪A5L上使用華為的智駕方案,足見變革之心的決然。
或許你現在看AUDI E CONCEPT還沒有太多的感覺,但如果你想像一下,未來這個平臺將會誕生包括另一款大型轎車和SUV在內的至少三款純電新車,每年銷售規模在數十萬輛的水平, AUDI標的上汽奧迪,作為一個全新系列的品牌就完全立起來了。
所以,重金簽下鄭欽文,是德方股東和中方股東都認可為上汽奧迪加大注資、雙方對于做大上汽奧迪之決心的強烈信號。
奧迪身上的進取,在上汽奧迪這一役,可謂展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