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顯示技術還能維持多久?顯示技術的發展趨勢會朝哪個方向?近日,在央視《對話》欄目上,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表示:“行業內一些觀點認為,下一代顯示技術會在不太長的周期內取代液晶顯示。但經過我們自身發展經驗的判斷,我們認為目前在大屏幕顯示方面還沒有哪樣技術能夠取代LCD(液晶顯示)。將來,LCD(液晶顯示)在大屏幕顯示方面一定是主流,通過Mini LED或其他的量子點技術等新技術創新的加持,使得LCD(液晶顯示)的產品的生命周期更長,競爭力也會更強。”
“最初科學家們在植物中發現了一種材料,當光透過它的時候會有五彩繽紛的顏色,具有晶體的性質。(上世紀)60年代,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實現了在微小區域內對電場的控制,液晶的光學性質就被利用起來了,也就有了液晶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馬於光在節目中解析。20年前,中國大陸首條5.5代TFT-LCD生產線在北京開工。20年放在人類發展史只是一瞬,卻是中國大尺寸顯示產業波瀾壯闊的20年。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國大尺寸LCD顯示面板的產能占到全球的八成以上,出貨量占到了約70%,并且牢牢掌握著85、98以及100英寸以上等超大尺寸面板的市場話語權。
在節目中,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執行會長郝亞斌介紹,有觀點認為,我是做面包的,不一定非要生產面粉。但這種邏輯或企業決策,未來在產業鏈中一定不會進入中高附加值的地位。所以在2009年的時候,中國彩電行業面臨著一個十字路口,是繼續跟隨內部專家講的兩頭在外、加工貿易,還是下定決心進攻上游,掌握自主發展的主動權?面板投資,它要持續不斷地投,沒有回頭路。
正如郝亞斌所言,TCL華星CEO趙軍表示,正是因為當初的堅定選擇,如今的中國的半導體顯示企業,不論是基礎管理方面,還是技術和工藝的提升方面,都因為早作努力,而取得長足的進步。“現在中國的半導體顯示是居于全世界的領導地位。如果以LCD或液晶來講,占到全世界的市場份額的7成左右。面板是所有消費型電子的臉,全世界的消費者都漸漸地認識到,中國做的屏不只在數量上占有率強,在品質、質量和形象上也漸漸為全世界所接受。”Omdia顯示產業研究總經理謝勤益在節目中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