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智能手機與十年前的智能手機已經是天壤之別,那么下一個十年,手機該往哪些方面發展,這里先從易到難來講。
1、拍攝中的長焦拍攝能力
自從華為p30系列帶來手機長焦驚艷拍攝以來,各大廠商都在發力長焦。供應鏈廠商舜宇、索尼、歐菲光、豪威、三星都在推動長焦攝像頭硬件技術的進步,目前來看三星2億像素長焦傳感器確實領先。這個領域最大的變數依然還是開創者華為,華為雖然遭受打壓,但是華為已經在自研自家的CMOS傳感器,相信等成品出來,不會讓大家失望。以后手機長焦不僅僅滿足10倍高精清晰,會往20倍,甚至50倍高清晰度推進。這個領域實際真正的玩家可能只有兩個,就是三星與華為,其它手機廠家均無能力自研硬件。手機會一直在拍攝方面提升技術素質,擁有許多相機不可比擬的優勢。
2、電池續航能力
說實話目前電池充電速度已經無可挑剔,但是電池續航依然還是一天一沖。說到這里,大家可以參考下新能源純電汽車,續航由最初的200多公里,到現在700多公里成為普遍,有些車型更是做到了800公里以上。而手機續航能力,電池從以前的2000毫安增加到現在的5000多毫安,但是續航還是一天一沖。一方面是大家使用手機的時間更長,另一方是手機性能的提升增加了電耗。目前如果僅僅通過增加電池容量,是很難改變電池續航能力的,必須創造新的電池結構。長續航能力對于地震,野外生存等特殊場景,具有重大意義。電池屬于基礎科學,目前很多公司都花重金研究汽車電池,對于手機電池的研究感覺不那么熱情了,手機電池續航的根本性改變還得看黑馬企業的出現。
3、北斗衛星通訊
自從華為推出北斗衛星通訊功能的手機以來,直到目前行業也只有高端產品才會具備這個功能。北斗衛星通訊功能由之前的短信收發,到現在連圖片都可以收發,這不就是未來的衛星網絡雛形。這一技術目前由中國獨有,這其中的技術太過復雜,定位系統也只有幾個國家有,就算未來也沒有幾個國家能夠擁有這項技術。這項技術不僅僅是遇到地震,海嘯,野外失蹤等特殊場景,就算去國外旅游,也是用的上的,現在外國那么亂,關鍵這個不依靠基站信號,北斗衛星無處不在,關鍵時刻能改變一生。接下來,會慢慢推廣到所有手機型號。
4、外觀多形態存在
手機形態的變化總是多樣的,不得不承認重大變化還是從小米MIX系列開啟了全面屏之后,就一發不可收拾。后來的手機屏幕理念,都是讓屏占比更大,不管是劉海屏,還是水滴屏,直到現在的打孔屏都是在這個理念下推進。折疊屏的出現,更是把手機形態推向了新的高點,不管評價如何,折疊屏銷量的確是越來越高,產品素質也是越來越好了。接下來大家可能會看到很多形態的手機,比如卷曲的,拉伸的,環繞的,不管是個性追求,還是技術實力展示,都會很豐富精彩。相比手機正面外觀,背部外觀更具有辨識度,華為、三星、蘋果目前都是做辨識度,華為的大圓環,三星的豎排鏡頭,蘋果的倒三角,基本上看一眼就能看出,未來設計也會是家族式的設計理念傳承。
5、全息影像
像科幻電影那般的全息影像技術,很多大科技公司都在研究,但是要分幾個階段,一開始只會做出一些網狀類的圖形,可以參考下問界M9的智慧大燈,后面會慢慢讓圖像凝視,越來越逼真。全息影像的商業化,可能不是由手機廠商首發,但是一定會繼承到手機里面。全息影像商業化后,對整個社會都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力,改變人民的生活,特別是商業會議與科研上面,同時也會淘汰傳統的顯示設備。不管是哪家公司,率先商業化,都會轟動全球,引發科技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