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消息(艾斯)從詩與遠方到指日可待,6G即將進入一個關鍵發展節點。
2024年9月,3GPP首個6G業務研究項目——6G場景用例與需求研究項目獲得通過,這標志著6G標準化進程的開始。
“對6G來說,2025年將進入6G開始‘做減法’的階段。明年行業的重點工作將在于從可行性、實施性、實際收益等落地角度考慮問題,將6G的各種可能性從發散邁向收斂,確定哪些是真正有實際應用價值的6G 技術。”愛立信網絡標準與行業倡議負責人Janne Peisa在“2024全球6G發展大會”期間接受C114等媒體采訪時表示。
圖:愛立信網絡標準與行業倡議負責人Janne Peisa在“2024全球6G發展大會”發表演講。
從百花齊放到收斂聚焦
從國際電信聯盟(ITU)確定6G愿景概念,到3GPP正式批準和啟用6G標志,過去一年,全球業界對6G的研究逐步深入,進展顯著。
Janne Peisa在此次大會發表的演講中介紹了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6G推進組織,包括歐盟6G-IA、中國IMT-2030(6G)推進組、美國Next G Alliance、韓國6G Forum、日本XGMF以及印度Bharat 6G Alliance等,這些組織是全球最早從事6G研發的機構,每個組織都為6G的推進提出了自己的創新想法與積極貢獻。
他談到,“目前,愛立信正積極參與3GPP的討論,但現在開始是6G需求階段,技術標準研究項目會在明年開始討論。我們注意到,5G最終收斂到了3個drop,這對整個行業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6G標準化中,我們必須避免重蹈覆轍。我們主張6G應該采用獨立組網(SA)一種模式,針對一個問題采用單一解決方案,盡量收斂,避免發散。”
Janne Peisa認為,行業要吸取5G發展的寶貴經驗教訓,對6G場景與需求進行深入研究和篩選,并且要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平臺測試和試驗。C114注意到,中國移動副總工程師、首席科學家王曉云在本次大會上亦提出,6G應用場景更多樣、候選技術更復雜,要把握好6G時間節奏,確保6G首個國際標準有充足時間,確保標準要統一、版本要歸一、選項要收斂。
這種行業觀點的一致性無疑為6G標準的順利制定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根據3GPP的規劃,6G標準制定預計將從Rel-21開始正式啟動。
全球統一6G標準的重要性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在“2024全球6G發展大會”進行開幕致辭時提出倡議,秉持開放、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維護全球統一的6G標準,營造全球移動通信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對于這一倡議,愛立信表示完全支持。“全球統一的6G標準對愛立信非常重要。如果沒有統一標準,全球產業難以形成規模,沒有規模,產業也不會成功。”Janne Peisa說到。
同時,他告訴媒體,若要全球在6G標準上達成統一,這當中涉及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那就是6G的標準不能只適用于某些國家或地區或者某些市場的部分需求,而是一定要盡可能服務全球最廣大的人群或者消費市場。
愛立信提出,6G架構的一個關鍵原則是確保全球統一的6G標準,尤其是在空口標準方面。在Janne Peisa看來,從5G到6G在技術不會是革命性的跨越,而是一種逐漸演進的過程。6G在本質上是對5G的一種優化,因此,許多考慮和設計在本質上應該是平滑演進。并且,6G應該只有SA(獨立組網)一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