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小米集團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的財報,其總收入已經達到925億元,同比增長30.5%;凈利潤為53億元,而上年同期49億元。經調整凈利潤為63億元,同比增長4.4%,表現相當的優秀。
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總收入為97億元。其中,智能電動汽車收入為95億元。SU7系列交付新車達39790輛。
通過拆解財報可以看到,三季度小米SU7交付39790輛經調整凈虧損15億元,也就是單車虧損約3.77萬元,二季度的時候單車虧損還是6萬,現在已經收窄很多。
據新華財經報道,小米集團合伙人兼總裁盧偉冰在業績電話會上回應汽車業務虧損:“小米汽車仍然處于早期階段,規模還不夠大。自建工廠、自研核心技術,前期重投入,成本有分攤,所以前期有虧損,整個電動汽車行業規律也是這樣。”
盧偉冰表示,小米專注純電動車市場,就行業來說,純電動車的制造成本普遍高于同級別的油車,以及插混/增程車。同時,小米SU7產品用料非常扎實,這也相應帶來整車成本很高,所以短期內虧損是正常的。
“我們交付規模還在持續提升,10月單月交付量已經超過2萬臺,全年10萬臺交付目標已經完成。未來隨著交付量增加,虧損收窄,規模效應會更凸顯。”
此外,盧偉冰還直言,在投入方面,小米目前只有一款車,我們現在也是多產品開發同時并行,還有非常多的技術基建還在建。最近雷總也提了很多有關小米“智駕”的內容。在智駕的投入方面,我們的原則是“上不封頂”。
所謂“上不封頂”就是哪里需要我們就去投。小米本來投入的就比較晚,很多人發現我們進步怎么這么快,大家都問我,小米進步這么快的原因是什么?其實原因就是“拼命投”。
一是要有好的、水平高的、可靠的人,第二就是拼命投。比如最近大家看到的“四電機智能底盤技術”,都是小米在技術方面的大投入。
小米CFO林世偉還在會后透露,今年前九個月,也就是今年的前三個季度,我們(小米汽車)投資了差不多88億,其中大部分都是研發費用。
11 月 18 日,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在微博發文稱:小米汽車 SU7 已交付超過 10 萬輛,全年將沖刺交付 13 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