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滾動
隨著相關政策相繼落地見效,房地產市場信心得到提振,市場交易活躍,房地產向著止跌回穩方向邁進。
中房報記者 許倩 北京報道
自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一個多月時間,市場信心被提振,樓市出現重要積極信號。
11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1~10月份全國房地產市場基本情況,銷售、融資等多個指標出現改善。
1~10月份,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7793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5.8%;新建商品房銷售額76855億元,同比下降20.9%;降幅比1~9月份分別收窄1.3和1.8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10月份月度改善幅度是今年以來最大的。從監測的40個重點城市銷售情況看,前期回調幅度較大的二線城市邊際改善比較明顯,10月當月銷售面積實現正增長,銷售額降幅明顯收窄。得益于價格逐步企穩等帶動,10月當月,一線城市銷售額實現正增長。
網簽數據更能真實反映交易熱度的上升。
住房城鄉建設部“全國房地產市場監測系統”網簽數據顯示,10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房網簽成交量同比增長14.1%,二手房網簽成交量同比增長47.3%。
中指院數據顯示,10月核心城市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深圳、廣州新房成交面積環比實現翻倍增長,均創下2022年以來月度新高;武漢、福州、蘇州等新房成交面積環比漲幅超50%,寧波、溫州等同比漲幅超30%。11月以來新房網簽成交繼續保持較高活躍度。
不過,從銷售端回暖傳導至投資端,尚需要時間。
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0.3%,降幅比前9個月擴大0.2個百分點。
從影響投資的幾個重要指標看,1~9月份,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22.6%,降幅較前9個月擴大0.4個百分點;房屋施工面積同比下降12.4%,降幅擴大0.2個百分點;房屋竣工面積同比下降23.9%,降幅收窄0.5個百分點。
有分析稱,當前行業仍處于去庫存、穩市場的關鍵時期,在施工面積回落到合適規模之前,新開工的持續低位有利于行業發展預期的持續穩定。
某房地產資深研究人士則認為,市場回暖還沒有傳遞到拿地和新開工端,房企現階段還是以去庫存、去杠桿以及化債為主。不過,隨著房地產止跌回穩和向好態勢的出現,以及房企供給端政策的優化和金融支持的加大,此類指標后續會有向好的表現。
房價出現觸底信號,這也是購房者非常關心的。
1~10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均價為9862元/平方米,同比下跌6%,跌幅已連續5個月收窄。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指數環比下跌0.5%,跌幅比9月份收窄0.2個百分點;70城二手房價格環比下跌0.5%,跌幅比9月份大幅收窄0.7個百分點。
10月份,新房和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明顯增加,部分區域房價拐點已經出現。
隨著銷售端的改善,10月份,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增長12.7%,漲幅已連續5個月變小。這意味著房地產庫存出清的窗口期開啟。隨著出清加快,供求關系有望朝著新的均衡方向演進。
房企資金端壓力也在改善。
1~10月份,全國房企到位資金額同比下降19.2%,跌幅已連續7個月收窄。
從資金來源看,國內貸款12400億元,同比下降6.4%,降幅比前9月擴大0.2個百分點;自籌資金31483億元,下降10.5%,降幅擴大1.4個百分點;但定金及預收款26444億元,下降27.7%,降幅收窄2.1個百分點;個人按揭貸款12436億元,下降32.8%,降幅收窄2.1個百分點。后兩個指標均與銷售掛鉤,這也印證了銷售端的改善。
一個月內,中央多部委打出“政策組合拳”,頗有樓市不穩,政策不停的勢頭。
10月12日,財政部提出,允許專項債券用于土地儲備,允許專項債券收購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隨著各地專項債的發行,房企存量項目有望通過此類資金加快出清,從而進一步改善房企資金鏈。隨著政策加快落實,開發投資和新開工數據也將得到修復。
10月17日國新辦發布會上,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表示,“白名單”房地產項目已審批通過貸款2.23萬億元,到2024年底“白名單”項目信貸規模要增加至4萬億元;進一步優化房地產“白名單”項目融資機制,做到合格項目“應進盡進”,已審貸款“應貸盡貸”,資金撥付“能早盡早”。
信貸的注入,將直接支持房企的資金需求,幫助他們渡過難關。這些政策,對于保交房和開發投資端的改善,都具有積極作用。
城中村改造擴圍,也是提振開發投資的重要動力,并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通知部署各地進一步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
最大亮點在于,過去城中村改造覆蓋的城市范圍主要是超大特大城市,即35個,而現在擴大到近300個城市。
同時,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這項增量政策,將加速落地。
浙江工業大學中國住房和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虞曉芬表示,通過貨幣化安置方式,帶動去化壓力大的地級城市存量房消化,加快解決房地產市場供求失衡問題,對于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具有重要作用。
中指研究院研究副總監徐躍進表示,目前來看,10月房地產市場出現了“階段性回穩”,短期預計市場活躍度仍將延續,11月新房市場銷售仍將保持一定規模。12月為房企業績沖刺期,若相關增量政策繼續出臺,前期政策效果將能得到鞏固,全國樓市銷售同比降幅有望繼續收窄。
這日,國家統計局還發布了經濟數據。10月份,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協同發力、持續顯效,消費、服務業、進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回升。
“也要看到,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有效需求偏弱,經濟持續回升基礎仍待鞏固。下階段,要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力推進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地落實,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付凌暉表示。
對房地產市場后期走勢,國家統計局持樂觀態度。
“隨著相關政策相繼落地見效,房地產市場信心得到提振,市場交易活躍,房地產向著止跌回穩方向邁進。”付凌暉表示。
他還表示,也要看到,經過長期高速擴張,我國房地產市場已進入到新發展階段,未來房地產市場將從以數量擴張為主轉向以質量優化為主,更好地滿足居民多樣化住房需求。
下階段,要積極主動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深刻變化的客觀現實,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在優化土地、財稅、金融政策等方面協同發力,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