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尋位置北斗高精度定位方案在30多款車型上批量交付,包括長城汽車、上汽、一汽紅旗、吉利、廣汽埃安、小鵬、理想、高合、智己、零跑等汽車廠商的多個智能汽車車型。
進入高速公路后,智能駕駛系統在確保安全下自動變道,進入快車道。
2023年12月底,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第57顆、58顆北斗導航衛星,入軌并完成在軌測試后將接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天上的北斗正進一步融入日常生活,拓展更多應用場景。
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副總裁年勁飛日前介紹,千尋位置北斗高精度定位方案已獲得40多家車企品牌的訂單,并在30多款車型上批量交付,包括長城汽車、上汽、一汽紅旗、吉利、廣汽埃安、小鵬、理想、高合、智己、零跑等汽車廠商的多個智能汽車車型。
長城汽車產品智能化副總裁吳會肖表示,長城汽車正在推進L2++級輔助駕駛,而長城汽車的目標是在2025年真正量產城市L3級自動駕駛,因此要做好冗余系統和充分的測試。年勁飛表示,在高精度定位方面,解決精準定位問題后,未來L3、L4、L5級別的自動駕駛更重要的關注點是可靠和安全。
單車智能和車路協同里的高精度定位
自動駕駛是一個復雜系統,吳會肖表示,這涉及感知的硬件系統、計算控制器的選型、云端訓練的算力中心搭建,高精度定位對智能駕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為自動駕駛、車輛導航提供定位信息。
基于衛星的高精度定位是車上所有傳感器中唯一能提供絕對位置、精準時間的傳感器,可輔助視覺、雷達、慣導等相對定位技術,匹配環境特征。千尋位置已實現厘米級的定位、毫米級的感知和納米級的授時,高精度定位方案可應用于智能駕駛、智慧城市等領域。
目前千尋位置北斗高精度定位方案已獲得40多家車企品牌的訂單,并在30多款車型上批量交付。以長城汽車藍山HWA高速輔助駕駛為例,長城汽車智能駕駛平臺副總監李普表示,可實現智能巡航、撥桿換道、自動超車、智慧躲閃。在此基礎上,長城汽車結合高精地圖及千尋位置的高精度定位方案,在高速公路上實現點對點的領航輔助駕駛,包括智能進出匝道、智能避讓匯入口、智能變道保護、分心疲勞監測、智能識別易混分岔路等。“有了高精度定位和高精度地圖的加持,針對高速匝道等復雜路況,可以實現精確定位,提升通行成功率。”
無論是單車智能還是車路協同,高精度定位將起到重要作用。千尋位置智能駕駛技術專家徐萬榮表示,在單車智能上,依托高精度定位可實現從道路級引導升級到車道級導航,告訴車輛當下在哪一個車道行駛,如果知道車輛在最右側車道,就不會重復提示需要走最右側車道。“超車、變道也需要依賴高精度定位,車輛要知道現在在路上的精確位置,這個地方能不能超車、出匝道或變道,這就需要結合高精度定位、高精度地圖和傳感器。”在車路協同方面,路側設備單元監控道路情況,例如依托高精度定位,將監控到的高速公路上的兩輪車位置、速度、定位上報給后臺系統,后臺系統將相關情況下發給道路周邊的汽車,以提前警示。
目前,長城汽車魏牌摩卡和藍山、坦克牌坦克500、歐拉等車型已上線千尋位置北斗高精度定位方案。徐萬榮表示,“針對越野車車型,除了上線高精度定位外,北斗短報文芯片能讓越野車開在通信網絡比較差的地方通過北斗衛星和后臺實現緊急求助。”
解決精準定位后關注可靠和安全
2023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遴選具備量產條件的搭載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開展準入試點;對取得準入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在限定區域內開展上路通行試點。通知中智能網聯汽車搭載的自動駕駛功能是指3級駕駛自動化(有條件自動駕駛)和4級駕駛自動化(高度自動駕駛)功能。
從L2級輔助駕駛到L3級有條件的自動駕駛存在分水嶺的跨越,L3常被認為是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的分水嶺,駕駛主導權由駕駛員向自動駕駛系統轉移。“L3和L2有一個明顯區別,就是責任給到了車廠。”吳會肖表示,長城汽車目前正在推進L2++級輔助駕駛,長城汽車的目標是在2025年真正量產城市L3級自動駕駛,因此要做好冗余系統和充分的測試,完成仿真測試、實驗場地測試、公開道路測試,并在技術和產品落地上做更多儲備。
L3、L4、L5級別的自動駕駛,是否需要更精準的定位?年勁飛表示,目前北斗高精度定位能力對于L3甚至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是夠用的,從定位精度上講不會有更進一步的提升,“哪怕是消費級的芯片,在環境良好情況下,都可以達到厘米級的定位精度了,純粹的定位精度提升對自動駕駛的整體能力水平不見得有更多幫助。”他認為,在解決精準問題后,未來更重要的關注點在于可靠和安全。
“城鄉環境復雜,定位一直準、可靠地準,就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特別是城市環境中存在著行業公認的世界性難題:城市峽谷。”年勁飛表示,從幾萬公里高空傳輸下來的衛星信號微弱,城市中的高樓遮擋、玻璃幕墻等反射影響衛星信號的傳播路徑,無法實現手機、汽車等終端的精準定位。同時,2025年是電離層活躍極年,電離層干擾也會影響定位可靠性。目前千尋位置在智能算法上突破電離層難題,完成電離層抑制算法模型升級并提供預報工具,提前布局應對能力,降低電離層擾動對于智能駕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