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遙領先、夜郎自大才是中國車企真正的敵人。
在外界唱衰豐田之際,豐田卻在偷偷研發固態電池,準備“偷襲”中國的新能源產業。
我甚至懷疑:之前豐田四處鼓吹氫能汽車,是他們有意放出的煙霧彈,讓我們誤以為他們還在研發氫能汽車,點錯了“科技樹”。其實,豐田早已把賭注押在了下一代電池上。
昨天,豐田交出了一份,只能用“驚艷”來形容的財報:去年,他們共賣出了1030萬輛汽車,賺了5.3萬億,折合人民幣2485億的凈利潤!創下豐田建廠以來,最高盈利紀錄。
![5.3萬億利潤破紀錄,豐田“偷襲”中國新能源汽車?](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510/091P163520.jpg)
這么好的業績,讓一向以不茍言笑而聞名的豐田財務官都壓不住心中的喜悅,在發布會上洋洋得意地總結道:我們的單車利潤幾乎翻了一倍。
令人尷尬的是,據蓋世汽車統計,我國18家主流車企純利加起來只有500多億,不及豐田的四分之一。
更令人尷尬的是,在我國,豐田是被自媒體唱衰最多的車企之一。
![5.3萬億利潤破紀錄,豐田“偷襲”中國新能源汽車?](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510/091P221551.jpg)
數據來源:蓋世汽車
由于經常批評純電汽車,斷定純電不是新能源汽車的未來,豐田就被一些自媒體貼上了“缺乏創新”“不思進取”“脫離時代”“即將被淘汰”的標簽。
結果是,豐田在宣傳上沒贏過,在銷量上沒輸過。
豐田財報顯示,去年只賣了11萬輛純電車,與千萬級的總銷量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混動賣了355萬輛,占比超三分之一,成為支撐豐田利潤增長的發動機。無獨有偶,比亞迪超級混動與純電的銷量比也接近1比1。
被自媒體捧上天的純電車,如小鵬、零跑等皆報虧。
而與豐田一樣做混動的車企,如比亞迪、理想都過得很滋潤,前者去年賺了300億,后者賺了117億,在國產品牌中遙遙領先。
事實證明,隨著“純電教主”特斯拉銷量持續下滑,豐田、比亞迪、理想、問界等堅持的混動路線,更容易獲得市場的認可。
![5.3萬億利潤破紀錄,豐田“偷襲”中國新能源汽車?](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510/091P2CX2.png)
對于純電與混動,誰更勝一籌,聰明人早有預見。
王傳福、李想、豐田章男都認為當下賣的純電車在技術上是“半成品”。
理想的創始人在談及增程式技術時,曾預言:不久的將來,大部分車企都會轉向增程式。果然,近兩年,問界、長城、廣汽、寶馬等車企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增程車。
比亞迪的王傳福也提醒車主別被車企創造出的新名詞弄暈了,今天實現無人駕駛,明天搞個AEB的,全是噱頭。純電車想完全取代傳統汽車,至少還需要20年。這20年的過渡期,將以混動車為主。
豐田章男更直言現在的純電車是個“半成品”,是資本借著環保話題,炒作漁利的手段罷了。
豐田真正想賣的純電車是搭載固態電池的純電車!那才是成品,可以取代傳統汽車的純電汽車。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現在的純電車的續航發展到600公里以后就停滯不前了。
根本原因是液態電池在化學上的潛力已開發到了極致。剩下的進步只有在物理上的創新,改變下電池的排列組合,讓其在有限的空間內,裝下更多的電池。
![5.3萬億利潤破紀錄,豐田“偷襲”中國新能源汽車?](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510/091P913553.png)
所以說,續航想要從600公里躍遷至1000公里,充電從幾個小時降低到幾分鐘,只能靠更高維的產品——固態電池。
鮮為人知的是,豐田在固態電池上悄悄積累了1300多項專利,數量位居全球前列。
在外界唱衰豐田之際,豐田正在偷偷搞固態電池,準備“偷襲”我國的電池產業。
我甚至懷疑,豐田堅持說氫能比電能更好,是他們有意放出的煙霧彈,讓外界誤以為他們還在研發氫能汽車,其實他們早已把賭注押在了下一代電池上。
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直言:日本、德國已制定了明確的固態電池發展時間表,而我們還沒有國家級的時間表。
在液態電池70%的產能被我們控制的情況下,日本、德國把固態電池當做奪回領先的關鍵技術。我們必須在3—5年時間內,打通固態電池的技術鏈路,才能保住領先優勢。
居安思危,永不過時。
![5.3萬億利潤破紀錄,豐田“偷襲”中國新能源汽車?](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510/091Q42318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