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汽車)10月銷量出爐,實現銷量22.67萬輛,同比增長約28%,環比增長超12%。其中,吉利汽車新能源板塊創下有史以來銷量新高,單月銷量首次突破10萬輛,達到10.87萬輛,同比增長約83%,并且在吉利汽車總銷量中的占比也已達到47.96%,逼近50%大關。
雖然,8月份吉利汽車已將全年銷量目標從190萬輛提升到200萬輛,但算上10月份銷量,吉利汽車今年1-10月累計銷量已達171.64萬輛。按照吉利汽車近兩個月銷量增長趨勢,最后兩個月平均單月銷售20萬輛+,已不在話下。今年吉利全年200萬輛的目標,基本已經沒有懸念!
受吉利汽車銷量持續增長影響,吉利汽車股價也從今年8月低點的6.9港元/股,增長至11月4日收盤的14.48港元/股,漲幅超100%,并達到兩年來股價最高水平。據不完全統計,10月以來,包括花旗、中銀國際在內的多家國內外投行都給出了“買入”“推薦”評級。
都說今年中國車市競爭激烈,車企生存艱難,然而也恰恰是在這種“亂世”,才更能彰顯一家企業的底蘊。吉利汽車憑借其強大的品牌實力、創新的產品和技術,以及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洞察力,成功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含金量”可見一斑。
“全面開花”的吉利
如果用一個詞詮釋吉利汽車10月份的銷量數據,或許“全面”兩個字最為恰當。
與多數傳統大廠主要市場集中在入門家用領域不同,吉利汽車旗下吉利、領克、極氪等品牌,基本覆蓋了入門家用、高端品質、豪華純電等各細分市場,并且這些品牌在10月份也都交出了非常亮眼的成績單。
吉利品牌方面,10月份銷售17.1萬輛,同比增長超22%,環比增長10%,1-10月累計銷量更是達到132.2萬輛,同比增長26%;定位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的領克,10月銷售3.1萬輛,同比增長約26%,1-10月累計銷量22.7萬輛,同比增長約38%;豪華科技品牌極氪,10月共交付2.5萬輛,同比增長92%,環比增長17%,1-10月共交付16.8萬輛,同比增長82%。
可以看到的是,雖然近10年不少中國車企都在尋求“品牌向上”之路,但真正能夠在15萬元以上高端、豪華市場打開局面的車企寥寥無幾,而吉利汽車旗下的領克、極氪卻成功在中高端乃至豪華市場,站穩了腳跟,并且保持著穩步增長趨勢。
而如果按照能源形式來看,吉利汽車堅持“油電”兩條腿走路的路線取得了卓越成效,為傳統車企新能源轉型豎立了成功的樣板。
燃油車方面,主打高價值造車的“中國星”系列增長非常喜人,10月銷量41440輛,上市至今累計銷量突破123萬輛,旗下星瑞和星越L分別穩居中國品牌A級燃油轎車、全品牌燃油SUV銷量榜第一,進一步擠占合資品牌市場份額,穩住了吉利汽車在純燃油車市場的龐大基本盤。
與此同時,吉利汽車在新能源領域,一路高歌猛進,銷量屢破新高。10月新能源銷量構成中,領克貢獻了近2萬輛、極氪貢獻了2.5萬輛,而真正讓吉利新能源銷量實現飛躍的,則是“異軍突起”的吉利銀河。
今年10月,吉利銀河共交付了6.3萬輛,成功超越理想汽車,成為中國新勢力單一品牌的銷量冠軍。銀河E5和吉利星愿兩款純電“雙子星”的一炮而紅,讓吉利銀河成為當下最炙手可熱的“傳統新勢力”。
數據顯示,吉利銀河E5 10月共交付15730輛,上市僅80多天累計交付突破4萬輛,成為“上市最快突破4萬的A級純電SUV”;截止10月底,吉利星愿已累計交付16130輛,上市16天交付量破1萬輛,刷新A0級純電轎車最快交付速度。
由于吉利銀河E5和星愿持續增長的訂單遠超吉利預期,因此這次公布的銷量數據也并非吉利銀河的上限,隨著產能的穩步提升,銀河E5和星愿的銷量潛力也將進一步釋放。而隨著新車星艦7即將迎來上市,吉利新能源也將再次迎來爆發式增長。
出口方面,吉利汽車同樣也領跑整個中國車市。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9月,中國汽車出口469萬輛,同比增長26%。而吉利汽車單10月出口銷量,就達到32544輛,1-10月累計出口銷量更是高達34.66萬輛,同比增長約62%,增幅跑贏出口“大盤”2倍多。
技術推動吉利轉型邁進“加速區”
截止10月,吉利汽車新能源產品累計銷量達到65.45萬輛,同比增長超91%。繼8、9兩月銷量超越特斯拉之后,吉利新能源產品在10月份繼續保持領先態勢,并且領先數字還在不斷擴大,吉利汽車也已超越特斯拉坐穩國內新能源車企第二的寶座。
近幾年,不少傳統車企面臨新能源轉型的困難,過往在燃油車領域積累的經驗,反而成了如今轉型的桎梏,這個過程就好似“一臺在高速行駛的汽車換輪胎”,也有車企提出了好的轉型思路,但最后實際踐行的結果卻并不好。吉利作為傳統車企中轉型最為成功的一個,為什么能夠發展起來?
“技術”,就是答案。
2021年,敏銳洞察到國內市場正在加速向電動化、智能化轉變的吉利汽車,發布了“智能吉利2025戰略”,希望通過擴大在技術領域的持續投入,打造屬于吉利自己的全棧自研生態體系,以應對競爭愈發激烈的市場格局。
吉利汽車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吉利研發投入達到70億元,同比17.9%,而近10年來,吉利汽車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也已超過2000億元。
通過踐行“智能吉利2025戰略”,吉利已在三電、自研芯片、智能座艙、衛星互聯、智算中心等多個關鍵技術領域深入布局,構建起了行業最全面、最領先的電動化、智能化體系實力。吉利汽車也成為全球首個擁有汽車、芯片、衛星、飛行器、手機、AI大模型等全智能科技生態布局的車企。
如今,伴隨電動化和智能化體系從技術投入孵化期邁進技術產出期,吉利新能源轉型也成功踏入“加速區”。
以“供不應求”的銀河E5為例,僅10.98萬元起售,便擁有CTB電池車身一體化、神盾短刀電池、銀河11合1智能電驅、GEEA 3.0電子電氣架構和Flyme Auto車機系統在內“五大越級王炸技術”。
從價格到配置,從產品體驗到技術底蘊,可以說,銀河E5作為吉利銀河的第一款純電SUV,吉利汽車首次出手就刷新了細分市場的技術和價值標桿。隨后,吉利星愿再次延續銀河E5的“高質優價”,憑借“創新空間、極致安全、操控體驗、三電技術、智能座艙”五大顛覆,成為A0級純電小車市場最大的一匹“黑馬”。
而不久前正式發布的雷神EM-i超級電混技術,更是擁有行業最高量產發動機熱效率、百公里油耗2L級和續航里程2390公里的技術優勢,在電感、安全和智能三大技術領域,刷新了電混技術新標桿。
據悉,這套以極致節能、超長續航為核心的雷神EM-i電混系統,將首發搭載在本月即將上市的吉利銀河星艦7上,并且未來吉利銀河旗下L6/L7等混動車型,也將切換為雷神EM-i電混系統。
而隨著以雷神EM電混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的到來,未來吉利在新能源市場中也將贏得更多市場份額。
在當下競爭紛雜的市場環境下,技術創新已成為行業前行的推動力。作為中國汽車面向世界的一張名片,吉利汽車以技術為企業立身之本,矗立于電動化、智能化的浪潮之巔,向世界展示“中國智造”的技術魅力。
“戰略聚焦”見初效
當年諸葛亮的“隆中對”,奠定了魏蜀吳三家割據的局面,由此可見,在越混亂的外部環境下,越需要高屋建瓴地制定精準的戰略規劃。
而在當下競爭激烈的中國車市中,車企想要脫穎而出,同樣也要對市場趨勢、競爭格局有敏銳洞察,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戰略布局。
如果說2021年提出的“智能吉利2025戰略”,奠定了吉利在電動化、智能化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的話,那么,今年9月份提出的“臺州宣言”,則是吉利應對未來愈發紛雜的市場變革和機遇,所制定的一套戰略方針和方法論。
正如,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所說的那樣:“通過戰略整合和協同,最終確保實現戰略聚焦,推動戰略穩健。臺州宣言的意義和寧波宣言是一樣重要,都是吉利抓住汽車市場變革機遇,進行戰略審視,戰略掃描,最終形成的戰略共識。”
《臺州宣言》的中心思想在于五點:戰略聚焦、戰略整合、戰略協同、戰略穩健、戰略人才。其核心在于“戰略聚焦”,即聚焦于汽車主業,堅持穩健經營,發揮協同效應,融合全球智慧,為用戶打造超越期待的智能出行體驗。
于是,為推動新能源資源高效融合,在剛剛過去的10月,幾何正式并入銀河,成為吉利銀河的智能精品小車系列。在有了幾何的助力之后,吉利銀河的產品矩陣已覆蓋A0級到C級,涵蓋轎車、SUV、MPV等多品類車型,以及純電、混動等多種能源形式。
而對于幾何并入銀河,吉利汽車集團CEO 淦家閱是這么說的:“吉利就是要持續推動內部資源深度整合與高效融合,聚焦打造‘一個’為主流用戶服務的精品新能源品牌,要為主流新能源客戶提供高價值的新能源產品,做到產品品質有越級的體驗,價格也有足夠的優勢。”
隨著戰略更加聚焦,在新能源領域,吉利汽車已形成銀河、領克、極氪三個“個性鮮明”的品牌,通過差異化定位和技術賦能,充分利用“體系造車”的優勢,更好地發揮戰略協同優勢。而從近幾個月吉利銀河“異軍突起”的銷量增長趨勢來看,《臺州宣言》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顯然,《臺州宣言》代表吉利正處于重大戰略轉型中,但短期的銷量數字并非《臺州宣言》追求的目標,重要的是造車理念、造車模式的重塑與迭代。
2024年的汽車市場將繼續展現多樣化的趨勢,技術創新成為決定企業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無論是吉利這樣的領頭羊,還是面臨挑戰的其他企業,都需要在這一過程中保持創新精神,積極應對市場變化,以期在年終實現銷量目標的最優化達成。
而按照近幾個月的銷量增長趨勢來看,吉利汽車已充分將“智能吉利2025戰略”的技術成果,運用在新能源產品上,并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成果。與此同時,在逐步踐行《臺州宣言》的過程中,我們也看到吉利正通過戰略聚焦,充分利用技術創新的優勢,為自身的新能源轉型和智能化變革提供有力支撐,以應對更為復雜多變的車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