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四年蟬聯全球第一大汽車制造商的豐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財報,但對新財年的前景展望疲軟。
5月8日,豐田汽車發布2024財年(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業績顯示,該財年豐田的銷售收入和凈利潤分別來到創紀錄的45.1萬億日元(約合2萬億人民幣)、4.9萬億日元(約合2300億人民幣),同比增速高達21.4%和101.7%。
根據豐田汽車公布的數據,豐田汽車上一財年在全球的銷量(包括大發汽車和日野汽車的銷量)同比增長5%,達到1110萬輛,首次突破千萬大關,連續第三年實現增長。
除了產銷兩旺以外,日元貶值也是豐田業績表現突出的核心因素。
美聯儲持續加息的情況下,日本央行采取了持續降息的辦法來應對,日元對美元、歐元、人民幣均出現大幅度貶值,這一財年日元兌美元貶值了將近20%,日元疲軟提振了海外銷售的價值,以及市場對其需求的加速增長,也額外提升了豐田以日元計算的收入。
另外,疫情過后供應鏈修復、市場供應回暖,導致前幾年被供應不足壓抑的需求得以釋放。而豐田通過更高效的全球體系,搶占了更多的國際市場份額。
分地區來看,北美市場在豐田總銷量中所占比例最大。豐田這一財年在北美的銷量超過280萬輛,高于上年的240萬輛。豐田在歐洲和印度市場也增長強勁,在華銷量增長僅為1.4%。
分車型來看,混動車型仍是豐田的增量擔當,在歐洲電動汽車需求放緩的背景下,去年豐田混動車型銷量增加31%,超過370萬輛,占據豐田和雷克薩斯品牌銷量的近三分之一。
豐田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同比增長了三倍多,但11.6萬輛的銷量僅占總銷量的1%,占比依然微不足道。
批評人士質疑豐田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發展速度緩慢,認為這可能會讓其在未來落后于競爭對手。豐田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表現不佳被當作了證據。
豐田汽車董事長豐田章男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抨擊電動汽車,在今年的一次講話中他預計純電動汽車最多只會占據30%的市場份額。
比較出乎意料的是,豐田大幅下調了2025財年(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的營收預期。
豐田汽車預計2025財年銷售收入為46萬億日元,同比增長2%;營業利潤為4.3萬億日元,同比下降19.7%;預計凈利潤為3.57萬億日元,同比下降27.8%。
豐田方面表示,該預測考慮了3800億日元的“人力資本”投資,包括為供應商和經銷商的勞動力成本提供支持,以及對其“多途徑”戰略的投資。
前不久,豐田工會要求提高向員工發放相當于7.6個月工資的獎金,超過了此前7.2個月的最高水平。如果要求獲得同意,這將是豐田汽車有史以來最高的年度獎金。
此外,豐田一直受到質量欺詐丑聞的困擾,前年豐田卡車制造子公司日野汽車篡改排放認證,去年子公司大發汽車因被發現在側面碰撞安全測試中作弊而暫停全球發貨,今年豐田所屬企業豐田自動織機公司生產的4款發動機被曝出“尾氣排放測試數據造假”,這些丑聞都嚴重降低了豐田的聲譽。
豐田計劃在2025年4月底前,將以1萬億日元的資金回購至多3.04%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