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7家主要汽車制造商今年4月至9月的財報全部出爐,其中包括豐田、本田、日產在內的五家車企凈利潤和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現下滑,其中日產下滑幅度最大,2024上半財年(4月至9月)凈營收同比降低了1.3%至5.98萬億日元,營業利潤更是同比大跌90.2%至329.08億日元,營業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5.6%降至僅0.5%。凈利潤方面,日產同比大降93.5%至192.23億日元。
日產汽車為啥崩了?具體來看,日產的六大市場分別為日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歐洲和中國,其中日本和美國是日產的最大市場,數據顯示,日產在美國市場下滑了30%,在日本據說下滑了40%左右,一方面,是受到了世界經濟影響,車市表現疲軟。另一方面,也跟日產自身戰略有關,比如在北美市場,混動車型越發受到歡迎,但日產在混動市場布局較晚,所以并沒能及時抓住市場需求。
在中國市場同樣如此,雖說不是日產最大的市場,但作為全球銷量最好的汽車市場,依然產生了重要影響。日產在中國市場進展也很緩慢,混動市場雖說推出了e-POWER車型,但銷量并不理想,純電市場,目前也只有ARIYA艾睿雅一款,同樣銷量慘淡。
而在最擅長的燃油車市場,日產汽車表現同樣令人擔憂。在轎車和SUV等細分市場,日產汽車包括軒逸、逍客等多款老車型銷量不佳,首先,技術更新慢、產品老舊是主要原因之一。與其他合資品牌相比,日產汽車的老車型在性價比和配置方面并不具備明顯優勢。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的夾擊下,日產汽車的老車型顯得力不從心,最終也反映到了整體銷量上,在中國市場上連續7月同比下滑。
日產汽車近期的不佳表現對其品牌形象和市場地位產生了不小的沖擊。首先,在消費者心中,日產汽車的品牌形象可能會受到損害,消費者可能會認為日產汽車的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已經跟不上市場的節奏,從而對其產生不信任感,放棄購買日產汽車。
其次,在市場競爭中,日產汽車的地位可能會進一步下降。隨著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如果日產汽車不能及時調整策略,加強產品創新和市場營銷,其市場份額可能會繼續被蠶食。
面對困境,日產汽車也在做出改變,CEO內田誠透露將在11月開始自愿減薪50%,日產其他高管也自愿減薪,另外,日產汽車還將進行裁員、出售部分三菱股份、削減全球產能。不過從長期來看,日產汽車更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扭轉頹勢。首先,在產品方面,日產汽車需要加快技術更新和產品升級的步伐。通過引入新技術和新材料,提升產品的性價比和競爭力。同時,還需要加強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推廣,以滿足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
其次,在營銷策略方面,日產汽車需要更加注重品牌宣傳和產品推廣。通過加強廣告投放和社交媒體營銷等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還需要加強與消費者的互動和溝通,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反饋,及時調整營銷策略。此外,在全球化戰略上,日產汽車需要更加注重不同市場的差異化和本地化。根據不同市場的特點和需求,制定差異化的產品策略和營銷策略。同時,還需要加強與當地合作伙伴的合作和溝通,共同應對市場的挑戰。
綜上所述,雖然日產汽車近期表現不佳,但并不意味著它已經崩塌,目前仍然是全球銷量最好的車企之一。日產汽車如果能夠及時調整策略、加強產品創新和市場營銷、注重全球化戰略的差異化和本地化以及加強內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相信它一定能夠重新找回市場。不過,當下車市競爭激烈,中國汽車不止在國內熱銷,也正在積極出海建廠,拓展海外市場,未來將會逐步蠶食日產等傳統外資車企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