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的崛起,為自主品牌車企提供了一個向上的機會,如今部分國產車也成功進軍高端市場,在30萬、50萬,乃至百萬級市場,都能看到國產車的身影,這也讓大家調侃:再不努力,以后就只能開BBA了。坦率地說,高端新能源車始終還是有錢人的玩具,10萬級的燃油車,才是大眾消費者的選擇,尤其是在消費逆行的大環境下,咱們老百姓買車,還是要更多的關注實用性、經濟性等指標。咱們今天要聊的廣汽傳祺GS4 MAX,是一臺近期上市的新車,也是瞄準10萬級市場的產品,那這臺車是否值得入手呢?咱們今天也來詳細探討一下。
在正式聊車之前,我還想和大家探討一個話題,那就是“造百萬級豪車難,還是造10萬級好車難”。或許有朋友覺得百萬級豪車的標準高,自然是造豪車更難,但在我看來,百萬級豪車受成本的限制較小,車企無限堆料之后,依舊能保證可觀的利潤。而10萬級的車型,受成本限制較高,不可能無限堆料,這也更考驗車企對成本的把控,以及和供應商的議價能力,當然也考驗車企的造車功底和誠意。傳祺GS4 MAX作為一臺指導價11.58-12.58萬的緊湊型SUV,消費者肯定也會對這臺車的產品力提出全面的要求,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下面咱們來看看傳祺GS4 MAX的產品力表現。
對于10萬級別的SUV而言,咱們可能不會要求這臺車的設計有多么個性,但一定會對基礎的大氣感、檔次感提出要求,咱們也先從傳祺GS4 MAX的外觀設計開始聊。作為一臺SUV車型,傳祺GS4 MAX的車身姿態蠻高大,配合車頭的大尺寸進氣格柵,視覺效果很霸氣。同時,傳祺GS4 MAX車頭保險杠兩側采用了導流孔的設計,配合細長的大燈組,也顯得很凌厲;
車身側面,傳祺GS4 MAX依舊采用了見棱見角的線條,銳利的造型顯得較為硬朗,并且該車采用了隱藏式門把手的設計,提升了車側的整體感;
車尾部分,傳祺GS4 MAX采用了鏤空樣式的尾翼,看起來相當吸睛,且能提升整體運動感,貫穿式尾燈組則是時下流行的設計,能提升整車辨識度。就外觀而言,傳祺GS4 MAX具有較強的氣場,整體不失檔次感,能滿足消費者基礎的面子需求。
同樣的,對于當下的10萬左右的車型而言,內部的基礎檔次感也是重點,如果能再有一些科技感,那自然也是加分項,這一環節,咱們來看看傳祺GS4 MAX的內飾設計。傳祺GS4 MAX的內飾布局層次分明,且整體設計很簡潔,配合銀色裝飾件、皮質材料、縫線工藝等,提升了內部的高級感。配色方面,傳祺GS4 MAX也很考究,以“栗色胡桃”配色為例,傳祺GS4 MAX還采用了雙拼色布局,更加強了內部的檔次感,而“清晨奶咖”配色則顯得較為溫馨。同時,傳祺GS4 MAX采用了懸浮式中控屏+懸浮式液晶儀表盤的設計,配合電子擋把的設計,也提升了內部的科技感。以10萬價位而言,傳祺GS4 MAX的檔次感和科技感在同價位車型中都很突出,足以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
接下來咱們該來看看傳祺GS4 MAX的硬產品力,從用車場景來看,傳祺GS4 MAX的主要用途還是家用,承載的是一家人的出行任務,空間、實用性,以及整車的安全性自然是首要,咱們也來看看傳祺GS4 MAX的表現??臻g層面,傳祺GS4 MAX的長寬高分別達到4685、1901、1690mm,軸距達到2750mm,雖然定位為緊湊型SUV,但傳祺GS4 MAX的尺寸已經超越了不少同級車型,達到了越級水準,這也為整車的大空間打下了基礎。同時,傳祺GS4 MAX的主駕座椅支持6向電動調節,前排座椅還帶有座椅加熱功能,舒適性表現不錯。
后排層面,傳祺GS4 MAX帶有純平通道,中間乘客長時間乘坐也不會難受。同時,傳祺GS4 MAX的后排不僅帶有空調出風口、手機充電接口,其靠背還支持角度調節,能滿足不同身材乘員的坐姿需求。
后備廂環節,傳祺GS4 MAX的后排座椅支持比例放倒,且放倒后能形成純平空間,可以當成雙人床來使用。具體數據方面,傳祺GS4 MAX的后備廂容積可從638L擴展至1586L,無論是常規容積還是極限容積,都屬于同級一流水準。
安全性方面,先來看被動安全,傳祺GS4 MAX配備了8個安全氣囊,同級車型大多為6個,這一點可以對傳祺GS4 MAX提出表揚。車身用料方面,傳祺GS4 MAX乘員艙核心骨架的超高強度鋼比例達到100%,用料相當扎實。同時,傳祺GS4 MAX采用了GAC碰撞吸能控制技術,通過科學的傳力路徑及結構設計,配合1340mm的超寬前防撞梁,以及加寬的吸能盒,在碰撞過程中,更能保證乘員的安全;主動安全層面,傳祺GS4 MAX配備了前方碰撞預警、主動剎車,以及車道偏離預警功能,可以進一步降低事故的發生率,540°透明車底功能的加持,則能減少整車盲區,兼顧便捷性和安全性。
對于10萬級車型而言,配置是提升用車體驗的重點部分,也是提升車型競爭力的關鍵,咱們也來看看傳祺GS4 MAX的配置表現。首先,傳祺GS4 MAX全系標配了L2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可實現全速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輔助等功能,在長途出行過程中,能緩解駕駛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