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派越野SUV用上華為智駕,效果會怎樣?配備云輦-P加華為乾崑智駕ADS 3.0的方程豹豹8正式上市,新車售價區間在37.98-40.78萬元,動力系統由2.0T發動機與電機組成的DMO插電混動系統組成。作為一款非承載式車身,又同時兼具三排座椅(6/7座)的中大型SUV。方程豹豹8與傳統硬派越野車豐田普拉多,可謂是貼身肉搏。但方程豹豹8的舒適性似乎能夠穩贏普拉多?另一個問題是,越野能力上,疊滿buff的方程豹豹8,這次能追上普拉多嗎?
因為有“小書包”,所以第三排空間更合理?
由于兩款熱門車型的設計重心,都在三排座椅上(方程豹豹8全系提供6座或7座,普拉多高配為6座)。所以單看兩車的軸長比,并不能客觀詮釋車內座艙的空間表現。但即便是有“小書包”的情況下,剔除這個因素影響,方程豹豹8也明顯要比普拉多大一圈。前者含背負式備胎的車身總長接近5.2米,軸距超過2.9米。除了高度之外,都要領先普拉多。
更重要的是,方程豹豹8的三排座椅布局合理性,要明顯優于普拉多。因為后者第三排座椅壓根放不平。這一點也是從全新一代普拉多上市之后,就被詬病較多。其第三排座椅放倒后也是完全凸起狀態。雖然三排座椅的全新普拉多,放倒二、三排后,可以形成一個平整空間。但卻無法利用上后備廂部分,無論尺寸還是高度,都很尷尬。無論是相比換代后的五座版,還是老款普拉多,在空間靈活性上都要遜色不少。
正因為老款普拉多,無論是否采用背負式備胎,都能做到三排座椅放倒后純平空間。所以,全新普拉多的空間靈活性與方程豹豹8的差距,也與備胎的攜帶形式無關。核心因素還是全新普拉多的動力系統,采用了一套P2構架的HEV技術。再加上電池系統仍然是鎳氫電池,最終呈現的結果,就是一定程度上犧牲車輛的空間靈活性。
而且,全新普拉多的帶電,基本集中在動力系統需求上,整體對舒適性的影響并不大。而大電池插混的方程豹豹8,很顯然在多場景舒適性上有著更全面地發揮,特別是在乾崑智駕ADS 3.0加持后。早在滿血版途靈底盤技術上,華為就展示了,高階駕駛輔助并不局限作用在駕駛操控上。通過包括激光雷達在內的感知硬件識別,加上后臺算法,最終落地在可調節底盤硬件上,實現懸架對路況的主動適應,從而獲得復雜路況下的最優舒適性。
對方程豹豹8而言,云輦-P就是現成的,適應硬派越野SUV的可調節底盤技術。剩下的,就是一套成熟優秀的感知加算力算法系統。華為乾崑智駕ADS 3.0技術,無疑是當下第一梯隊的選擇。而且方程豹豹8是全系標配了這一套雙目攝像頭,加192線程激光雷達的感知硬件。且云輦-P與電四驅硬件也是完全一致。所以理論上,方程豹豹8全系列的舒適性和智駕表現,都是一致的。
電機也能低速高扭,脫困能力趕上普拉多?
當然,普拉多成為越野大IP,靠的還是自身積累的越野專業性口碑。全新換代后,相比老款在燃油經濟性、多路況性能表現等方面,已經有了大幅提升。但兼顧日常家用的舒適性,始終不是普拉多的主場。那么只談越野,方程豹豹8能夠普拉多幾成功力呢?
討論這個問題,其實就回到了傳統燃油四驅,與新能源邏輯下的四驅差異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兩者動力傳輸上的差異。對縱置平臺的燃油越野車而言,動力的傳遞,幾乎在每個環節,都能得到扭矩放大。而新能源車,特別是剝離了傳統變速箱結構的新能源車,其前后軸動力輸出,是單獨控制的存在,并不涉及長距離的動力傳導,更不涉及多次扭矩放大效果。
在四輪驅動,且至少三個車輪都具備附著力的場景下,這種差異基本感覺不出來。因為前后雙電機的電四驅,也可以通過電腦控制,實現動力“配平”,也就是模擬出中央差速鎖的效果,這也是比亞迪DMO平臺,有“三把鎖”的由來。
但如果只有兩個,或更少車輪具有附著力的場景,扭矩放大的意義就不能忽視了。以普拉多為例,在加入P2電機后,變速箱的液力變矩器被取消,少了一個扭矩放大的環節。但電機的大扭矩特點,以及P2構架的變速箱放大效果仍然存在。其縱置8AT變速箱,最大齒比為4.41。然后分動箱還可以再放大2.566倍。如此一來,系統綜合扭矩630Nm的普拉多,最終傳遞到輪上的扭矩,可以放大至超過7100Nm的水平。
回到方程豹豹8身上,比亞迪DMO平臺,也不是不能進行扭矩放大。眾所周知,電機本身,也是有減速器結構存在。根據比亞迪官方的介紹,在低速越野擋位下,可以實現最大21比1的速比,用以增強低扭效果??紤]到前軸部分有發動機介入驅動的因素,并不能精準計算。且后軸動力對整車脫困、爬坡等越野場景下的實用性更高,所以我們在這里就計算其后輪扭矩表現。
方程豹豹8的后驅動電機最大扭矩為400Nm,在最大速比的加持下,輪上扭矩理論上可以達到8400Nm。當然,以上對兩臺車的扭矩計算,都是不考慮中間傳遞損耗,以及絕對理論值上的最大情況,僅作參考。但從數據上來看,方程豹豹8在后軸扭矩上,也是可以超過普拉多。不過還有一點,就是插混動力下的方程豹豹8,車身更重。加入車身因素后,方程豹豹8平均每公斤車身約有2.55Nm負載,而普拉多那邊平均每公斤車身約有2.8Nm負載。
可以看到,即便引入車重因素,兩款車的放大后扭矩效果,也十分接近。且電四驅的方程豹豹8,還需要考慮到其扭矩輸出的速度和線性程度,都要更加迅速。所以在低速脫困等越野場景下,電機的優勢還要更明顯。而燃油車四驅邏輯下,對駕駛員的操作技術考驗,無疑要更加苛刻。不過也正是因為電機在初段就能獲得最大扭矩輸出,所以整套動力系統的輸出邏輯,對ABS、ESP等電控單元的調校,方程豹豹8的壓力也會更大一些。最簡單的一個道理,方程豹豹8的輪胎規格要求都得遠高于普拉多。前者輪胎標配為275的胎寬,而帶電之后的普拉多頂配使用還是265胎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