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汽車市場流傳著這一樣一個段子:“以前沒錢買BBA,現(xiàn)在沒錢才買BBA。”雖然這其中夸張成分居多,但也揭露了一個血淋淋的事實,那就是曾經(jīng)在國內(nèi)車市呼風喚雨的BBA,如今的確走上了下坡路。
然而,BBA尚且還屬于一線豪華品牌,不至于完全被新能源汽車所沖擊,畢竟品牌影響力在這兒。最慘的是曾經(jīng)過得還不錯的二線豪華品牌,作為以前不少消費者“退BBA而求其次”的選擇,它們正徹底淪為車市“陪跑”。
從今年第三季度的銷量來看,中國市場的豪華品牌成績很清晰。其中,有6家車企的銷量超過了10萬輛,包括特斯拉、奔馳、奧迪、理想、寶馬和問界。排在之后的是蔚來,交付了6.23萬輛,極氪則交付了5.23萬輛,都算是過了5萬輛大關(guān)。
再來看二線豪車,那就是一個比一個尷尬,保持進口的雷克薩斯賣了4.81萬輛,沃爾沃則賣了3.54萬輛,連蔚來和極氪都賣不過。至于凱迪拉克,壓根連前十的榜單都上不了了,而根據(jù)乘聯(lián)會的終端數(shù)據(jù)顯示,它在第三季度的銷量僅為2.18萬輛。
要知道的是,曾經(jīng)二線豪車最風光的時候,雷克賽斯和凱迪拉克的年銷量都能超過20萬輛,也就是說每個季度平均都得賣出超5萬輛新車,而如今不僅達不到這個要求,甚至還退步得很嚴重,這處境無疑愈發(fā)困難。
那究竟是什么造成了這樣的局面?其實還是在于二線豪車沒有形成自己強勁的影響力,導致有一定的可替代性。曾經(jīng),二線豪車之所以在國內(nèi)混得風生水起,是因為“錯位競爭”的策略。簡單來講的話,就是在與BBA這樣的一線豪車競爭時,二線豪車通常都是以更低的價格、更高的動力、更寬敞的空間來吸引消費者的。
以“洗浴王”凱迪拉克為例,旗下的車型就是以性價比著稱。一款豪華中級車CT5,在終端市場的降幅能夠達到8萬元左右,而相比起同級別的寶馬3系,它不僅外形更運動,空間更出色,同時全系標配2.0T發(fā)動機和10AT變速箱,競爭力一下子就上去了??蛇@些吸引力,都在新勢力的沖擊之下變得平平無奇。
縱觀市面上賣得風生水起的新勢力,其實大多都是走高端路線的,比如說像理想、問界、蔚來的售價都并不便宜,問界M9更是朝著寶馬X5這樣的豪華中大型SUV發(fā)起了挑戰(zhàn),其目標人群就是沖著中產(chǎn)階級而來,而當空間、智能、配置、用車成本等方面都吊打傳統(tǒng)豪車的新勢力打開市場之后,首先被吞噬的肯定就是處于更底層的二線豪車了。
更重要的是,如今汽車市場的“價格戰(zhàn)”還打得異常熱火,如果說以前二線豪車靠著更高的性價比在生存,那么隨著BBA這樣的一線豪車也加入了瘋狂降價換銷量的“亂局”之中,你說留給二線豪車的生存空間又有多少呢?畢竟二線豪車早就在無止境的降價之中,嚴重傷害著自身的品牌價值。所以前有猛虎,后還有惡狼,二線豪華品牌在國內(nèi)明顯就已經(jīng)是強弩之末了。
寫在最后
從近兩年豪華車企的發(fā)展路程來看,各大品牌其實都挺難受的,畢竟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崛起,讓這些還未來得及深刻觸電的傳統(tǒng)豪華燃油車變得手足無措起來,強如寶馬這樣的百年豪車都抵不過。而本身就飽受低價困擾,品牌名聲大不如前的二線豪車,生存無疑是更加艱難。雖然諸如雷克薩斯、凱迪拉克等品牌也在尋求電氣化,但目前看來幾乎沒有什么突破,如果不能夠再拿出更具代表性的作品,那就等著慢慢被淘汰吧。